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乾。
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
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
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
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
沧溟傥未涸,妾泪终不乾。
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
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
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
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妇人在明月下对着空寂的画面。她仰望着高高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哀怨。楼中的帘影显得格外寒冷,她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冰凉。在这四壁之间,没有人能够与她共享欢乐。时间不断流逝,游子不再回来,而她的泪水如同沧溟大海,永无干涸之日。
诗中“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两句,是妇人表达自己对远去之人的忠贞和坚定。云可以自由飘逸,但她却像山一样坚定不移。这是古代女性在婚姻关系中的一种典型写法,表现了她们的忠诚与坚守。
最后两句“愿为边塞尘,因风委君颜”表达了妇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她希望化作边塞的尘土,以便随风飘到爱人的面前。这里的“君颜良洗多,荡妾浊水间”则是在形容她的泪水如溪流一般,她的心境如同混浊的水,无法澄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通过对明月与帘影的描写,以及妇人的独白和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了深沉的相思之情和无尽的哀愁。
瓣染鹃红,铜饼里、生香不断。
想玉人,画眉初了,戏拈斑管。
折叠屏前花雾深,博山炉里沉香满。
对兰窗,写出一枝春,天初暖。曲栏外,飞絮乱。
檐宇下,游丝缓。帘幕昼沉沉,暗垂银蒜。
几点燕支抚艳容,数行麝墨添芳款。
叹仙才,未合住人间,瑶池馆。
春心炼雪,腻靥凝酥,韶华淡到无痕。
本色天然,清艳肯映朱门。
吟边又来瘦鹤,认疏香、应误黄昏。
瑶台畔、问冰霜多少,酝酿仙根。
一任闲评轻薄,有澄潭明月,自证前身。
梦断梨花,春去懒对芳樽。
瑶阶露华如画,正缟衣、孤立销魂。
台洞远,付相思,流水冷云。
霜老疏林,泪洒冰天,冻合层云。
有糟糠新妇,血珠和土;伶仃幼子,篑石成坟。
瞻仰亲莹,如依膝下,笑语慈颜杳不闻。
从今后,痛墓门悄闭,谁侍晨昏。
十年屡断惊魂,纵百炼千磨我代君。
叹寒烟冷月,空闺人老;疾风暴雨,世事谁论。
长子何辜,又遭短折,湘竹无多染泪痕。
空肠断,看慈鸦万点,归绕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