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阑珊。江城四月,犹剩馀寒。
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拈来个个匀圆。
心怯处、盈盈味酸。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
细雨阑珊。江城四月,犹剩馀寒。
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拈来个个匀圆。
心怯处、盈盈味酸。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
这首词描绘的是江南四月春末的景象,"细雨阑珊"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江城犹剩馀寒"暗示春天即将过去,但仍残留着一丝凉意。"青粉墙头,绿阴枝上,一点如丸",细腻地刻画了青梅的形态,如同小巧玲珑的珠子挂满枝头。
接下来的"拈来个个匀圆",表达了诗人对青梅的喜爱和欣赏,它们饱满且均匀,仿佛凝聚了春日精华。"心怯处、盈盈味酸",通过味觉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青梅的酸甜滋味,也暗含着诗人微妙的情感波动。
最后三句"笑蹙双蛾,画栏斜倚,纤手轻搏"则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展现出女子对青梅的怜爱与玩弄,可能是女子在独自品味春光,也可能是与人共赏,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青梅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春去夏来的时节变迁以及女子细腻情感的清词。
许大江山,镇临弹压,岂小任哉。
从潘冢导漾,东倾注海,截然限止,南北天开。
试向中流,回观铁瓮,万石层棱攒剑堆。
金焦峙,号紫金浮玉,卷雪轰雷。
君侯文武兼才。
天有为生才南国来。
□历二十年,筹边给饷,上流襟要,几为安排。
今此雄藩,精明笳鼓,又唤金汤气象回。
长淮北,望中原非远,更展恢规。
晓上画楼,望里笑惊,春到那家。
便从臾闲情,安排醉事,寻芳唤友,行过平沙。
最是堪怜,花枝清瘦,欲笑还羞寒尚遮。
浓欢赏,待繁英春透,后会犹赊。
归时月挂檐牙。
见花影重重浸宝阶。
□铜壶催箭,兽环横钉,浓斟玉醑,芳漱琼芽。
步绕曲廊,倦回芳帐,梦遍江南山水涯。
谁知我,有墙头桂影,窗上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