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针感线溪,云衲几回披。
陇月当窗夜,钟山入句时。
梦依红树宿,寒渡碧江迟。
吴楚繁幽胜,相逢苦未期。
秋针感线溪,云衲几回披。
陇月当窗夜,钟山入句时。
梦依红树宿,寒渡碧江迟。
吴楚繁幽胜,相逢苦未期。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永颐所作的《送僧之金陵》,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远行至金陵的深深关切与别后相思之情。首联“秋针感线溪,云衲几回披”描绘了僧人在秋季溪边缝补衣物的情景,流露出对僧人的关怀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颔联“陇月当窗夜,钟山入句时”则通过夜晚的月光和钟山的意象,渲染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暗示僧人即将面对的旅程。
颈联“梦依红树宿,寒渡碧江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想象,想象他在寒冷的江边缓慢过渡,寓含着对僧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尾联“吴楚繁幽胜,相逢苦未期”则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繁华之地的向往,以及与僧人重逢遥遥无期的遗憾。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绘和深情的思绪,展现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金陵的期待,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
人閒佳处,嫩莎晴沙路。春意教联作鸳谱。
若谁人、说不成好因缘。原约定、咫尺银河双渡。
如何多反覆,好个仙郎,抵死犹将彩幡护。
可恨是东风,特地狂吹,愁不做、落花废墟。
到一旦、花枝竟摧残,始知道、封姨恶过于虎。
羡绯罗、烛吐银墙。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蓝桥捣就元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