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下天坛秋月皎。閒来此、豁舒襟抱。
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
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
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露下天坛秋月皎。閒来此、豁舒襟抱。
细拂冰弦,闲调玉轸,弹曲广陵仙操。
思入冥冥尘虑扫。绕十指、鹤鸣鸾啸。
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
这首明代倪谦的《明月棹孤舟·题月下抚琴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开篇“露下天坛秋月皎”,以秋夜露珠滴落、天坛月色明亮,渲染出清冷的氛围。诗人在此时“豁舒襟抱”,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准备沉浸于音乐之中。
“细拂冰弦,闲调玉轸”细致地刻画了抚琴的动作,冰弦轻拂,玉轸调弦,显示出演奏者技艺的娴熟和心境的宁静。“弹曲广陵仙操”点出所奏之曲为广陵散,这是一首充满哀怨与悲凉的古曲,寓含深远的情感。
“思入冥冥尘虑扫”表达出音乐带给人的净化心灵的效果,仿佛能驱散世俗的忧虑。接下来,“绕十指、鹤鸣鸾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容琴声如仙鹤鸣叫、鸾凤和鸣,意境优美。
最后,“流水高山,子期何在,不见赏音人到”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感叹知音难觅,如同伯牙子期般的心灵共鸣已不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知音的深深怀念和对音乐艺术无人欣赏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抚琴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知音的向往,情感深沉,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