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无事草堂空,昼水休闻十二筒。
桂静似逢青眼客,松闲如见绿毛翁。
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
病来无事草堂空,昼水休闻十二筒。
桂静似逢青眼客,松闲如见绿毛翁。
潮期暗动庭泉碧,梅信微侵地障红。
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病中时光的境况。"病来无事草堂空",表达了病中闲适、无忧无虑的心情,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昼水休闻十二筒"则是说白日里不再听到那十二个水桶的声音,这些声音在平时可能显得喧哗,但在诗人的耳中此刻却成了一种美好的记忆。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桂花和松树的静谧与闲适形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桂静似逢青眼客"中的“青眼客”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人,他们眼珠呈青色,常用来比喻那些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脱俗的人物。在这里,桂花的静谧如同遇见了那样的仙客。"松闲如见绿毛翁"中的“绿毛翁”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长生之物,它有着青绿色的毛发,这里用以形容松树的悠闲与超脱。
"潮期暗动庭泉碧"一句,描写了泉水在特定的时刻(潮期)悄然流动,呈现出一种清澈碧绿的色彩。这种生动的景象既是自然之美,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梅信微侵地障红"一句,则描绘了梅花的香气轻轻地渗透到土地上,甚至影响到了那原本高高在上的屏障,使其呈现出淡淡的红色。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隐含着诗人希望自己的修养与品格能够像梅花一般,不经意间就能影响和改变周遭环境。
最后两句"尽日枕书慵起得,被君犹自笑从公"表达了诗人在病中仍旧沉迷于阅读之中的惬意心情。即便是被人嘲笑为过于随性,他也乐此不疲,觉得这份生活自有其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在病中仍旧保持着一颗淡定平和的心。
夜入虎丘山,露坐白莲池。
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
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今时莫道无钟期。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
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
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
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
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
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
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
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
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
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
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
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
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
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
驻鹤亭,吹笙台。
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
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林员外东瓯斗城图引》【明·郑善夫】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驻鹤亭,吹笙台。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b4QhF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