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古风

夜入虎丘山,露坐白莲池。

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

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今时莫道无钟期。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访虎丘山,露坐白莲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幽。首句“夜入虎丘山”点明地点,随后“露坐白莲池”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景色,同时“淡淡”、“袅袅”等词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富有韵律感。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两句,诗人以歌声和飞翔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仿佛在月光下,歌声能触动云层,激发了内心的自由向往。接下来,“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则转而描写泉水的甘甜,不仅解渴,更寓意心灵的滋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两句,通过描述亭上音乐的参差不齐,以及声音的明亮,引出了对演奏者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之美能够穿透心灵,带来深刻的共鸣。最后,“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面对世界的洞察,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交流与思想共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艺术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送王载卿

万里云霄使,三秋泽国船。

冰霜消岭瘴,旌盖丽江烟。

国赋徵求里,民风奏记前。

独怜诗社冷,一别又经年。

(0)

别顾华玉同年四首·其二

落日长干渡,西风短棹过。

故人归后少,秋草望中多。

谢墅荒碑碣,吴宫閟绮罗。

趋庭休浣外,临眺意如何。

(0)

荅罗兖州

我抱文园渴,君淹曲阜城。

中年俱抱屈,异地各悬情。

永夜孤蟾色,新秋旅雁声。

况闻吴楚变,汉帝且南征。

(0)

上兴别墅答李空同学宪四首·其四

玉露光风有至和,道人何物竟蹉跎。

如颜尚恨违三月,似孟还须集义多。

(0)

李民育别号有竹

洒洒新梢正倚空,岁寒门巷几家同。

清阴不断三湘雨,净色长含万里风。

欲借劲枝为椽笔,更裁高节制渔筒。

狂来直造非无为,看竹何须问主翁。

(0)

赠耿郡伯

晚岁河梁别,惊尘失雁行。

宦游多慨感,君至有辉光。

物润班班雨,天晴夜夜霜。

汉廷还汲黯,犹自重淮阳。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