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光风有至和,道人何物竟蹉跎。
如颜尚恨违三月,似孟还须集义多。
玉露光风有至和,道人何物竟蹉跎。
如颜尚恨违三月,似孟还须集义多。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刘麟所作,名为《上兴别墅答李空同学宪四首(其四)》。诗中以“玉露光风有至和”开篇,描绘了一幅清雅宁静的画面,玉露与微风共同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接下来,“道人何物竟蹉跎”一句,似乎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追求精神境界的思考。
“如颜尚恨违三月”,这里借用颜回的故事,表达了对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友情难久的感慨。“似孟还须集义多”,则通过引用孟子的思想,强调了积累德行、增进友谊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友情及道德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情感共鸣,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
轧轧摇浆声,移舟入茭叶。
溪长茭叶深,作底难相寻。
避郎郎不见,鸂鶒自浮沈。
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
不作浮萍生,宁为藕花死。
岸傍骑马郎,乌帽紫游缰。
含愁复含笑,回首问横塘。
妾住金陵浦,门前朱雀航。
流苏持作帐,芙蓉持作梁。
出入金犊幰,兄弟侍中郎。
前年学歌舞,定得郎相许。
连娟眉绕山,依约腰如杵。
凤管悲若咽,鸾弦娇欲语。
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
明月西南楼,珠帘玳瑁钩。
横波巧能笑,弯蛾不识愁。
花开子留树,草长根依土。
早闻金沟远,底事归郎许。
不学杨白花,朝朝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