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汪藻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

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

宫厨蔗浆若可挹,炎官火伞那复张。

夜寒更踏松桂影,马头新月明于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番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先,诗的开头“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描绘了诗人站在一个高处,既能看到西边山岭上悬挂的日光,也能回望到东边崖壁上的树木,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悬日光”与“森两行”的对比,展现了日光的明亮与树木的茂密,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

接着,“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一句,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这里的“天公”指的是自然界的主宰,而“销底力”则暗示了夏日酷热的消散,仿佛是天公在笑,为人间带来了凉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广阔田野的情景,稻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通过“青驶”、“平野”、“稻花风露”等词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日田野的清新与活力。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则是对突然变化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强弩穿过树林梢头,使得群山瞬间被烟雾遮掩,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感受。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宫厨蔗浆若可挹,炎官火伞那复张”一句,诗人想象着如果能从皇宫的厨房中取出甘甜的蔗浆来解渴,那么炎热的夏天似乎就不再那么难熬了。这里通过“宫厨”、“蔗浆”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夏日解暑的渴望,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夜寒更踏松桂影,马头新月明于霜”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诗人骑马在松树和桂树之间穿行,月光如霜般明亮,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静谧与神秘的色彩。这里通过“夜寒”、“松桂影”、“新月明于霜”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之乐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汪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题桐院听琴图

苍苔雨歇。石上琴声清欲绝。

伫立空庭,秋露微微暗染襟。碧梧写影。

明月穿帘人语静。湘水湘云。一曲和风静夜听。

(0)

眼儿媚.题倪耘劬《珠江夜泛图》

金樽檀板泛青翰。璧月漾银澜。

胜游传遍,诗留烟墨,图绘霜纨。

而今风景沧桑异,剩向画中看。

海珠何处,平铺湘水,铲却君山。

(0)

浣溪沙

冉冉仙云下玉人。天然色相远红尘。

霜娥月姊恁含颦。

淡扫妆成真国色,铅华洗尽见精神。

胭脂不是十分春。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冒四姑将迁别墅,赋此留别

寂寂空闺,茕茕孤息,非君孰解吾忧。

况渊深冰薄,时杖卿谋。

指日鹿门隐矣,持君履、暂尔相留。

从今后,鸟啼花落,雨黯云愁。悠悠。

茫茫别绪,纵丝藕牵萦,不系离舟。

怕芦花苇叶,已做成秋。

为问妆台何处,江天阔、尽日凝眸。

须相念,西风残照,默倚高楼。

(0)

爪茉莉.喻灯花

惨淡黄昏,看孤灯结蕊。顿显得、闷怀无绪。

星明月暗,有何事、频频细语。

只昨宵、如穗如珠,今宵又复如许。

沉吟往事,剔银缸、搜新句。浑忘了、更长凄楚。

而今值恁,层层累累凝聚。

喻灯花、鹊噪鸦鸣无据,后夜再休重做。

(0)

黄莺儿.洛阳花

几点守宫砂。茜红生、剪彩斜。一丛嫩绿纤枝亚。

轻轻碎霞。茸茸细芽。胭脂拂绰徐熙画。莫言夸。

洛阳名好,休羡牡丹花。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