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
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
宫厨蔗浆若可挹,炎官火伞那复张。
夜寒更踏松桂影,马头新月明于霜。
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
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
宫厨蔗浆若可挹,炎官火伞那复张。
夜寒更踏松桂影,马头新月明于霜。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一番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先,诗的开头“前瞻西岭悬日光,回望东崖森两行”描绘了诗人站在一个高处,既能看到西边山岭上悬挂的日光,也能回望到东边崖壁上的树木,形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悬日光”与“森两行”的对比,展现了日光的明亮与树木的茂密,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
接着,“天公作事销底力,投壶一笑千家凉”一句,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这里的“天公”指的是自然界的主宰,而“销底力”则暗示了夏日酷热的消散,仿佛是天公在笑,为人间带来了凉爽。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初乘青驶度平野,稻花风露随人香”描绘了诗人骑马穿越广阔田野的情景,稻花的香气随着微风飘散,充满了诗情画意。这里通过“青驶”、“平野”、“稻花风露”等词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夏日田野的清新与活力。
“忽惊强弩过林杪,群山发尽烟复藏”则是对突然变化的自然景象的描绘。强弩穿过树林梢头,使得群山瞬间被烟雾遮掩,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紧张而又神秘的感受。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宫厨蔗浆若可挹,炎官火伞那复张”一句,诗人想象着如果能从皇宫的厨房中取出甘甜的蔗浆来解渴,那么炎热的夏天似乎就不再那么难熬了。这里通过“宫厨”、“蔗浆”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夏日解暑的渴望,也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夜寒更踏松桂影,马头新月明于霜”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诗人骑马在松树和桂树之间穿行,月光如霜般明亮,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静谧与神秘的色彩。这里通过“夜寒”、“松桂影”、“新月明于霜”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午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之乐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寂寂空闺,茕茕孤息,非君孰解吾忧。
况渊深冰薄,时杖卿谋。
指日鹿门隐矣,持君履、暂尔相留。
从今后,鸟啼花落,雨黯云愁。悠悠。
茫茫别绪,纵丝藕牵萦,不系离舟。
怕芦花苇叶,已做成秋。
为问妆台何处,江天阔、尽日凝眸。
须相念,西风残照,默倚高楼。
惨淡黄昏,看孤灯结蕊。顿显得、闷怀无绪。
星明月暗,有何事、频频细语。
只昨宵、如穗如珠,今宵又复如许。
沉吟往事,剔银缸、搜新句。浑忘了、更长凄楚。
而今值恁,层层累累凝聚。
喻灯花、鹊噪鸦鸣无据,后夜再休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