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岁山中一病夫,寂寥已拚此生孤。
独怜此外茫茫者,不饮山中水半瓠。
卒岁山中一病夫,寂寥已拚此生孤。
独怜此外茫茫者,不饮山中水半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山中的病夫,在年末时节,他感到孤独与寂寥,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一生将如此度过。然而,诗人的情感并未止于此,反而流露出对周围世界的深深怜悯。他感叹于那些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们,他们或许同样在生活的洪流中挣扎,却未能享受到山中清泉的滋润,只能像半瓠(半葫芦)一样,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诗中的“半瓠”形象生动地比喻了那些未能得到充分满足或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人们,暗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平等或遗憾。通过对比山中病夫与“茫茫者”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境遇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一出西城第二桥,两边山木晚萧萧。
井花净洗行人耳,留听溪声入夜潮。
露盘滴时河汉微,美人灯下裁春衣。
蟾蜍东去鹊南飞,芸香省中郎不归。
冬日易惨恶,暴风拔山根。
尘沙落黄河,浊波如地翻。
飞鸟皆束翼,居人不开门。
独我赴省期,冒此驰毂辕。
陕城城西边,逢子亦且奔。
所趋事一心,相见如弟昆。
我惨得子舒,我寒得子温。
同行十日程,僮仆性亦敦。
到京人事多,日无闲精魂。
念子珍重我,吐辞发蒙昏。
反复千万意,一百六十言。
格高思清冷,山低济浑浑。
尝闻朋友惠,赠言始为恩。
金玉日消费,好句长存存。
倒篚别收贮,不与俗士论。
每当清夜吟,使我如哀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