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奏云间紫凤箫,春随天上赭黄袍。
仗前虎将千斤斧,架上鹰儿五色绦。
猎士开弓黄犬疾,宫官击鼓紫驼高。
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盘看绿毛。
日奏云间紫凤箫,春随天上赭黄袍。
仗前虎将千斤斧,架上鹰儿五色绦。
猎士开弓黄犬疾,宫官击鼓紫驼高。
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盘看绿毛。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宫廷狩猎的壮观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狩猎活动的奢华与威严。
首句“日奏云间紫凤箫”,以“紫凤箫”象征皇家的音乐,仿佛在云间奏响,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氛围。接着,“春随天上赭黄袍”,以“赭黄袍”代表皇帝的服饰,春天随着皇帝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仗前虎将千斤斧,架上鹰儿五色绦”,描绘了狩猎时的护卫与辅助工具,虎将手持重斧,鹰儿身着五彩羽毛的装饰,显示出狩猎队伍的强大与准备充分。
“猎士开弓黄犬疾,宫官击鼓紫驼高”,进一步展示了狩猎过程中的动态场景。猎士迅速拉开弓箭,黄犬飞速奔跑,宫官敲击鼓声,引导着紫驼(可能指猎物或战车)的高度,整个场面紧张而有序。
最后,“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盘看绿毛”,点明了参与狩猎的不仅仅是普通士兵,还有中书令这样的高级官员,他们享受着狩猎的乐趣,同时也有精致的七宝雕盘供他们品尝美食,体现了皇家狩猎的奢华与尊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代宫廷狩猎的宏大场面和皇家生活的奢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权力与地位的彰显。
清明寒食山头哭,到处犹传旧风俗。
无家自愧百年身,有情共伤千里目。
汉阳渡口柳依依,江风作花雪打衣。
经旬始过道士洑,五日未离黄鹤矶。
吴王庙前乌衔肉,又搅崩江作银屋。
叉鱼艇子不敢行,昼傍官船愁水宿。
春光忽开三月三,红桃写镜江拖蓝。
烟花才下两孤北,松楸正在九华南。
蟂矶亭亭落日孤,春原尽处是芜湖。
青烟白道人归去,纸钱挂树啼鸢乌。
何人斩伐到修篁,常忆兵戈一惨伤。
一垒鹤飞君子化,九渊蛇蛰哲人藏。
风雷马策生麟角,晓暮鲛珠上颖芒。
蝉腹俄抽青玉剑,虎皮初解绿沉枪。
锦绷天分龙儿抱,翠尾风吹凤子翔。
鸟乐巢深枝接叶,莺啼日静粉飘香。
吟哦已有笙竽答,爱惜曾经尺寸量。
醾入声柔千佩缓,月明影立万夫长。
手亲拔尽沿根草,眼见参过覆顶杨。
清綍一窗堪把卷,寒侵三伏拟移床。
即今深匿从嗔客,依旧浓阴覆野塘。
物理细推消复长,但留根柢耐痍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