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儒坑尽一身馀,始觉秦家网目疏。
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诸儒坑尽一身馀,始觉秦家网目疏。
枉把六经灰火底,桥边犹有未烧书。
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所作的《经下邳》。诗中通过“诸儒坑尽一身馀”一句,表达了对秦朝焚书坑儒历史的沉痛反思,认为儒家学者几乎被一网打尽,显示出对知识文化的巨大破坏。接着,“始觉秦家网目疏”进一步强调了秦朝政策的粗暴和不周全,意在指出焚书之举并未完全消灭所有典籍。
诗人以“枉把六经灰火底”描绘了六经(儒家经典)被焚烧的惨状,但又暗示即使在火烬之中,仍有一些书籍幸存,“桥边犹有未烧书”。这句诗寓含着对文化遗产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后世仍有幸存学问的庆幸。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残酷与文化传承的顽强,体现了作者对学术自由和文化延续的深刻关注。
明窗畏日晓先暾,高柳鸣蜩午更喧。
笔老诗新疑有物,心空客疾本无根。
隔墙我亦眠风榻,上马君先锁月轩。
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盘礡亦君恩。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
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
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
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
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
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
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
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
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
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
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
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
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
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
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
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
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宋·苏轼】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nfFNP.html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馀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一饭在家僧,至乐甘不坏。
多生味蠹简,食笋乃馀债。
萧然映樽俎,未肯杂菘芥。
君看霜雪姿,童稚已耿介。
胡为遭暴横,三嗅不忍嘬。
朝来忽解箨,势迫风雷噫。
尚可饷三闾,饭筒缠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