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缫女娲笙。
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
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缫女娲笙。
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
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瓶笙》。诗中通过对器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缫女娲笙。" 这两句以孤立的松树为起笔点,它在微风中发出细腻的声响,与远古神话中的女娲织云之象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 这两句则是对器物声音的描写,石鼎的古老与蚯蚓通过洞穴发出类似苍蝇的声音,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和空间的交错。
"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 这两句写的是器物内外之间声音的和谐与平衡,表达了一种艺术境界的追求,即在不刻意为之的情况下达到完美的统一。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指,以“东坡”称自己,表现出一种醉酒后的迷离状态,将一切外界的声音都归咎于自己的耳朵,而非器物本身。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和对古代神话的引喻,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学思考。
风前满地花,雨后连天草。今年三月里、春归早。
低云薄雾,犹自怜清晓。金尊须臾倒。
无奈离愁,为他转伤怀抱。绣帘斜卷,昼静闻啼鸟。
韶华刚九十、勾销了。绿波无赖,点点青荷小。
寄语春知道。桃李多情,莫教惜春人老。
一冬晴明人不厌,腊月雪飞尤所喜。
从古农占重三白,来年有秋预可拟。
昨夜长风广莫来,号空卷地初停雷。
斯须漫漫撒玉屑,千树万树梅花开。
大地平铺皆一色,光辉未数琼瑶白。
四山苍翠不可寻,但见凌空耸银壁。
凭高四顾真奇观,日上扶桑朝不寒。
昔人劳农享腊惟此时,更说来年丰有期。
村村腰鼓聚宴饮,庶几时平今见之。
嗟予菲德临九五,燮理功能寄丞辅。
举觞相乐拜天庥,永念皇天与皇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