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朱光庭初夏》。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官场以及个人生活状态的感慨。
"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这两句表明诗人早晨结束公务后,每个认识郑崇的人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就像脚步声回响在耳边一样。这里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传达了郑崇在官场上的显赫地位。
"卧闻疏响梧桐雨,独咏微凉殿阁风。"
诗人躺下时听到了疏疏的梧桐叶间雨声,独自沉吟着那微凉的宫殿和高大建筑的风。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孤寂心境。
"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这两句中,“谏苑”指的是朝堂上的议事厅,而“君方续承业”表明有位高官在继续他的事业。在这种背景下,诗人则表示自己醉酒于某地,想要探寻那些无功之事,也就是说他对仕途的成功与失败持有一种超然的态度。
"陶然一枕谁呼觉,牛蚁初除病后聪。"
“陶然”形容诗人沉醉的状态,“一枕”则是睡了一觉。诗人醒来时,问谁在叫他,而“牛蚁初除病后聪”可能暗示着诗人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耳朵变得更加灵敏。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官场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反思,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哲学思考与文学风格。
绣屋银屏,生小连枝开取。
笑昭阳、合德空传,双绝二乔,倾国输他未字。
林下标风致,论才貌、谁甘第二。
闺中费、几许平章,连普添枝上花史。
只数排行,难分娣姒,红颜总相似。
便成都眉样,装成一色,回心词艳,香分何处。
恼乱探花史,原只合、花间序齿。
殊非是,十八封姨,花信知同乳。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
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
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榴花如火熏江暖,萧鼓一帆初发。
鹂啭花梢,莺啼柳外,装点敬亭风月。郎君才藻。
乃谢眺前身,郡楼重谒。
道韫留题,山川倍觉今生色。
还识此行不久,借绛纱经史,同朝天阙。
彩戏娇儿,香添侍女,都是欢娱时节。笑余蹇拙。
只岁岁携觞,送人离别。翘首秋鸿,寄新诗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