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路.蟋蟀》
《台城路.蟋蟀》全文
清 / 曹鉴冰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

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

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0)
鉴赏

这首《台城路·蟋蟀》由清代诗人曹鉴冰所作,以蟋蟀为题,描绘了秋夜中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

“井梧飘后愁堪赋”,开篇即以秋风中的落叶引出愁绪,仿佛在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充满哀愁的叙述。“俄闻这番凄语”则直接点明了蟋蟀的鸣叫,这一声声凄厉的呼唤,如同秋夜的低语,触动人心。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这里通过描述蟋蟀鸣叫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花根与树底,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处,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高吟低诉。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蟋蟀的鸣叫声比作是“高吟低诉”,仿佛它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又像是在经过断续的回文诗句,充满了诗意和哀愁。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在清冷的灯光下,夜深人静之时,蟋蟀的鸣叫显得格外刺耳,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这一段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露水沾湿了苔藓,月光下的杵声与蟋蟀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荒村与静馆,分别代表了广阔与狭小的空间,蟋蟀的鸣叫在这两个地方回荡,仿佛是无尽的秋声,充满了孤独与寂寞。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和谐与温暖的渴望,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感受到这份孤独与哀愁,无论是仙鹤还是孩童,都能成为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曹鉴冰
朝代:清

曹鉴冰,清代画家。女,字苇坚,号月娥。出身于诗画世家,遂亦工诗词、书画,被誉为有淑真、仲姬之风。长适同邑张曰瑚。甚为时人所重,称为“苇坚先生”。著有《绣余试砚词》、《清闺吟》等。
猜你喜欢

点绛唇.春暮

轻暖轻寒,单衣未试春将去。满庭飞絮。

草色青如许。目送征鸿,愁绪萦千缕。闲凝伫。

凭栏无语。芳树斜阳暮。

(0)

浪淘沙

玉露下泠泠。斜汉无声。风吹砌竹近三更。

一带红墙临小院,飞过流萤。寂寞绕廊行。

屈戌双扃。往来魂梦不分明。

珠泪半干灯半灺,一晌忪惺。

(0)

菩萨蛮.饯湘友侄

井梧深掩苔痕碧。画阑同倚看新月。转眼别愁生。

妆楼锁夕阴。秋光刚过半。人与秋俱远。

来岁值中秋。还期续胜游。

(0)

阑干万里心.山居

几点青山翠抹烟。移家相傍水云边。

日长无事枕书眠。听流泉。半是闲人半是仙。

(0)

高阳台.题顾羽素表姑《绿梅影楼填词图》

画阁连云,疏帘隔梦,人间无此高寒。

石瘦苔荒,一轮冻月团圞。

悄然万籁声俱寂,凭烟痕、绿上毫端。

对横枝,依约微吟,画损阑干。

深宵不用银缸照,爱横斜疏影,写向冰纨。

仿佛瑶妃,半鬟香雾初乾。

披图忍读琴清句,侍慈帏、画卷曾看。

听烟梢,翠羽飞来,同话心酸。

(0)

菩萨蛮

萱亲相爱如金玉。娇痴未识从亲欲。生性太乖违。

长将亲意回。离亲三阅月。泪眼都成血。

存世复何为。莫如早早归。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