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迁途中作七首.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南迁途中作七首.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栖栖哭阮涂。

(0)
注释
啸父:指能预知的智者,此处或为比喻。
知机:预知时机,了解时势。
忆鱼:回忆或渴望鱼的美味,比喻思乡或怀念过去。
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有辞官回乡吃鲈鱼脍的典故。
思鲈:想吃鲈鱼,象征思念家乡。
自惭:自己感到羞愧。
初识:第一次品尝或认识。
查头味:查头可能指某种食物或味道,具体所指需根据上下文理解,这里泛指新体验的味道。
正是:正当,正值。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哭阮涂:哀悼阮籍的路上,阮籍是魏晋时期文学家,以放诞不羁、悲愤忧郁著称,此处借指哀叹类似阮籍的遭遇或时代。
翻译
啸父预知未来先想起鱼鲜,季鹰无心仕途早已渴望鲈鱼的美味。
我自觉羞愧初尝查头之味,正值我忙碌悲泣于阮籍的遭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句,作者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中的美食,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自我反省。首句“啸父知机先忆鱼”中,“啸父”指代自己,而“知机”则暗示一种对时宜的理解和把握。这里的“忆鱼”不仅是味觉上的怀念,更蕴含了对过去某种美好生活的追思。

接下来的“季鹰无事已思鲈”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美食的渴望与怀旧之情。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当前境遇中的鱼(鳊鱼)和记忆中的鱼(鲈鱼),表达了一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感。

第三句“自惭初识查头味”中,“自惭”表现了诗人的内心自责和反省,而“初识查头味”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经验的一种回顾。这里的“查头”可能指的是一种食物或烹饪方式,但在文脉中更多代表了一种生活状态。

最后一句“正是栖栖哭阮涂”中的“栖栖”形容声音,给人一种凄凉感。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和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无奈与悲伤。

这段诗句通过对食物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侧面,颇有深意。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黄山杂诗·其二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熊千容到始知。

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称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尽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0)

陇城雨中即事

山郡易为雨,河湟便有秋。

野人收燕麦,羌地出犏牛。

红鸟窥笼语,孤猿带树愁。

五原闻暮吹,大半唱《凉州》。

(0)

泊严滩有感

晚泊傍斜晖,临江泪滴衣。

年华新岁改,京国故人稀。

云散岗峦彩,天垂薜荔围。

严陵台下水,但见暮潮归。

(0)

塞上吟

十石角弓铁两裆,边烽未靖守河湟。

男儿须向沙场死,不上山头望故乡。

(0)

游虎跑泉寺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蓝舆过寺门,石骨乱飞瀑。

跨涧饮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鳞戏碧波,翠藓上斑竹。

绀殿俯冬青,齐奉古天竺。

携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游,葛巾连野服。

引瓷夜月凉,树下《茶经》续。

甘冽赛中泠,七碗驱烦浊。

余亦挂诗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鉴彼须眉绿。

(0)

秋兴·其三

复户人谁是,开荒野自知。

中原无窜草,太府出新书。

帐聚群羌合,烟移比屋疏。

每怀宽大诏,重睹塞垣初。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