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刻画总支离,万熊千容到始知。
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称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尽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熊千容到始知。
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称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尽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独特风貌。首句"名山刻画总支离"暗示黄山峰峦奇特,难以用寻常笔墨描绘。"万熊千容到始知"进一步强调山势的多样性和变化无穷。"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称奇",赞美黄山的峻峭与神秘,越是难以攀登,越显得奇异吸引人。
"云随变幻无常致"写出了黄山云海的瞬息万变,增添了山景的动态美。"松不雷同尽怪枝"则刻画了黄山松的奇形怪状,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自然的鬼斧神工。最后,诗人以"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收尾,表达了对在如此清幽环境修行的向往,暗含即使在世俗中也能找到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感慨,展现了黄山的雄奇之美,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志士居世间,要为鹤鸣皋。
谁能如羊豕,料拣充豢牢。
吾邦孙卿子,闭门长蓬蒿。
慨然请治剧,不惮簿领劳。
地虽百乘小,名与九顶高。
老翁喜相语,得见今官曹。
令行有盗奔,冬煖无儿号。
君岂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龙伯国,乃欲举六鳌。
区区毕吏部,竟日把两螯。
且当置是事,痛饮读离骚。
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
吾敢怪鳖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
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
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
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