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空闺,茕茕孤息,非君孰解吾忧。
况渊深冰薄,时杖卿谋。
指日鹿门隐矣,持君履、暂尔相留。
从今后,鸟啼花落,雨黯云愁。悠悠。
茫茫别绪,纵丝藕牵萦,不系离舟。
怕芦花苇叶,已做成秋。
为问妆台何处,江天阔、尽日凝眸。
须相念,西风残照,默倚高楼。
寂寂空闺,茕茕孤息,非君孰解吾忧。
况渊深冰薄,时杖卿谋。
指日鹿门隐矣,持君履、暂尔相留。
从今后,鸟啼花落,雨黯云愁。悠悠。
茫茫别绪,纵丝藕牵萦,不系离舟。
怕芦花苇叶,已做成秋。
为问妆台何处,江天阔、尽日凝眸。
须相念,西风残照,默倚高楼。
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是清代女诗人范贞仪为好友冒四姑即将迁居别墅而作的离别之词。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开篇“寂寂空闺,茕茕孤息”,以寂寥的闺房和孤独的自我形象,渲染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感。接着“非君孰解吾忧”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情感上的依赖与慰藉的需求。随后,“况渊深冰薄,时杖卿谋”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珍贵,强调了在困境中朋友的重要性。
“指日鹿门隐矣,持君履、暂尔相留”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无奈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从今后,鸟啼花落,雨黯云愁”四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来象征离别的哀愁与未来的不确定性。
“悠悠。茫茫别绪,纵丝藕牵萦,不系离舟”几句,进一步深化了离愁别绪,即使有如丝藕般紧密的情感纽带也无法挽留离别之舟。最后,“怕芦花苇叶,已做成秋。为问妆台何处,江天阔、尽日凝眸”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担忧与思念,以及对友人新居的牵挂。
“须相念,西风残照,默倚高楼”则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相互思念,即使是在萧瑟的西风中,也能在高楼上默默相望。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