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蝉》
《闻蝉》全文
唐 / 廖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声初应侯,万木已西风。

便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

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

(0)
注释
初应:初次响应,可能指候鸟或某种信号的回应。
异乡客:指远离家乡的人。
离塞鸿:离别边塞的大雁,象征远行或离别。
金谷静:金谷园在洛阳,这里形容傍晚时分的宁静。
翻译
一声初鸣回应了侯爵的召唤,万物已在秋风中摇曳。
我立刻感受到异乡游子的孤独,仿佛比离别边塞的大雁更早来临。
夕阳西下,金谷园一片寂静,雨后石城显得空旷。
这里的声音实在难以承受,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寂静与孤独氛围。"一声初应侯,万木已西风"中的“一声”指的是蝉鸣叫的声音,而“初应侯”则是说蝉鸣叫响起时仿佛在回答或回应着什么,这里的“侯”字可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宏大和深远。"万木已西风"表明树林中已经有了秋风,意味着季节的变化。

"便感异乡客,先于离塞鸿"则转而描写诗人作为异乡游子,对蝉鸣声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共鸣。"异乡客"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不适应,而“先于离塞鸍”表达了他对远方家国的思念和不舍,"离塞鸿"中的“鸍”指的是边塞上的鸿雁,象征着遥远的信使。

"日斜金谷静,雨过石城空"这两句则是环境描写。"日斜金谷静"画出了黄昏时分,阳光斜射在山谷中,万物都归于宁静的景象。而“雨过石城空”则是说一场雨过后,留下的是空旷无人的石城,增添了一份萧瑟。

最后两句"此处不堪听,萧条千古同"表达了诗人对于蝉鸣声的感受,这种声音在他看来是无法忍受的,因为它触动了他的孤独和哀愁。"萧条"用以形容蝉鸣之声,而“千古同”则意味着这种感觉自古以来便是一致的,不仅是个人感受,更是历史长河中的共同回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蝉鸣声这一自然现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的情感联想,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观察与鉴赏。

作者介绍

廖凝
朝代:唐

廖凝(约936年前后在世)字熙绩。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善吟诵,有学行。十岁时,一次当众即兴咏诗一首,其中 “满汀鸥不散,一局黑全输”句,人皆惊异。廖凝曾仕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所建之楚(都长沙),被李景聘为彭泽县令,他任职不久便“解印归”。后复连州(今广东连县)剌史,不久又归故里。公元951年,楚被南唐攻灭后,他迁居金陵(今南京),累官江州(今九江)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送杨三山人往天台寻智

东林问逋客,何处栖幽偏。
满腹万馀卷,息机三十年。
志图良已久,鬓发空苍然。
调啸寄疏旷,形骸如弃捐。
本家关西族,别业嵩阳田。
云卧能独往,山栖幸周旋。
垂竿不在鱼,卖药不为钱。
藜杖闲倚壁,松花常醉眠。
顷辞青溪隐,来访赤县仙。
南亩自甘贱,中朝唯爱贤。
仍空世谛法,远结天台缘。
魏阙从此去,沧洲知所便。
主人琼枝秀,宠别瑶华篇。
落日扫尘榻,春风吹客船。
此行颇自适,物外谁能牵。
弄棹白蘋里,挂帆飞鸟边。
落潮见孤屿,彻底观澄涟。
雁过湖上月,猿声峰际天。
群峰趋海峤,千里黛相连。
遥倚赤城上,曈曈初日圆。
昔闻智公隐,此地常安禅。
千载已如梦,一灯今尚传。
云龛闭遗影,石窟无人烟。
古寺暗乔木,春崖鸣细泉。
流尘既寂寞,缅想增婵娟。
山鸟怨庭树,门人思步莲。
夷犹怀永路,怅望临清川。
渔人来梦里,沙鸥飞眼前。
独游岂易惬,群动多相缠。
羡尔五湖夜,往来闲扣舷。

(0)

见故人李均所借古镜,恨其未获归府,斯人已

故人留镜无归处,今日怀君试暂窥。
岁久岂堪尘自入,夜长应待月相随。
空怜琼树曾临匣,犹见菱花独映池。
所恨平生还不早,如今始挂陇头枝。

(0)

琴曲歌辞·湘妃

帝子不可见,秋风来暮思。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0)

送度支留后若侍御之歙州,便赴信州省觐

国用忧钱谷,朝推此任难。
即山榆荚变,降雨稻花残。
林响朝登岭,江喧夜过滩。
遥知骢马色,应待倚门看。

(0)

龙门八咏·石楼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
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0)

龙门八咏·下山

谁识往来意,孤云长自闲。
风寒未渡水,日暮更看山。
木落众峰出,龙宫苍翠间。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