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我春风已六年,无端惆怅感离筵。
文章知己吕蒙正,慈爱宜民寇颍川。
朗照高秋悬皓月,声称累叶继青天。
心香一瓣虔诚祝,异日重临话旧缘。
坐我春风已六年,无端惆怅感离筵。
文章知己吕蒙正,慈爱宜民寇颍川。
朗照高秋悬皓月,声称累叶继青天。
心香一瓣虔诚祝,异日重临话旧缘。
此诗《鞠通二首(其二)代作》由清代诗人王家枚所作,通过对春风、离筵、文章知己、慈爱宜民、皓月、累叶、青天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坐我春风已六年”,以“春风”比喻时光的流逝,暗示诗人与春风相伴已有六年之久,时间的推移中蕴含着岁月的流转和对过往的回忆。接着,“无端惆怅感离筵”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离别宴席时的感伤情绪,离别的哀愁在春风的背景下更加深沉,引发读者对离别之痛的共鸣。
“文章知己吕蒙正,慈爱宜民寇颍川”两句,通过列举历史上的两位贤臣——吕蒙正和寇准,表达了对知音和良政的向往与敬仰。吕蒙正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寇准则是以仁政著称的官员,诗人将他们视为理想中的文章知己和慈爱宜民的典范,寄托了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朗照高秋悬皓月,声称累叶继青天”则转向自然景象的描绘,皓月高悬于秋夜的天空,象征着光明与纯净,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清明与高洁。累叶继青天则暗示着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与美德,不断向上发展,体现了对传承与发展的重视。
最后,“心香一瓣虔诚祝,异日重临话旧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希望未来能够再次相聚,重温旧日的情谊。这一句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憧憬,充满了温暖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友谊、理想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鼓镛作宫庭,缶盎不能声。
仟圆起濒死,乃欲进豨苓。
淫书有痼疾,展卷自弱龄。
俗学或攘之,正忧荆棘生。
孔颜共一世,余事不芥蔕。
跪求直指处,遂了不朽计。
遥看北固海门秋,千骑东方占上头,去国尚多忧国泪,送君那免别君愁。
风迟宴阁清香凝,月满兜零晚穟收。
北府名樽天下说,亦知能到故人不。
爱春春浅如稚童,家晴连日无雨风。
闭门不出春笑侬,百年容易成老翁。
山茶经霜尚能红,小梅吹雪香正浓。
盍不亟倒琉璃钟,主人好意客亦同。
粉牋乞句酬天公,笔端有气如白虹。
少年射虎南山中,于今尘土蒙琱弓。
安得雷雨鞭蛰龙,拊髀浩气亦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