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十一月大星殒,斗柄插子夜初更。
燄光烛地散霞綵,芒角经天如月明。
春秋重犯灾异见,田里厌闻愁叹声。
临风劝汝一杯酒,海宇何日歌升平。
岁十一月大星殒,斗柄插子夜初更。
燄光烛地散霞綵,芒角经天如月明。
春秋重犯灾异见,田里厌闻愁叹声。
临风劝汝一杯酒,海宇何日歌升平。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庚子十一月望日大星殒于西南》描绘了一幅天文奇观和人间疾苦的画面。首句"岁十一月大星殒"点出时间与事件,一颗大星在十一月的夜晚陨落,象征着天象的异变。"斗柄插子夜初更"进一步描述了星落时分,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子时,夜晚的寂静被这突如其来的天文事件打破。
"燄光烛地散霞綵,芒角经天如月明"两句运用比喻,形容星体燃烧的光芒照亮大地,犹如彩霞四散,星星的光芒甚至比明亮的月亮还要耀眼。这样的景象既壮观又神秘。
"春秋重犯灾异见,田里厌闻愁叹声"则转向了人间的反应,人们因频繁的自然灾害而感到忧虑,田间的劳作和乡村的生活中充满了哀愁和叹息。
最后,诗人以"临风劝汝一杯酒,海宇何日歌升平"收尾,面对此情此景,他对着星空举杯,期盼着天下太平的日子早日到来,表达了对社会安定的深深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现象与人间疾苦的对比,寓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石上流水,渐彼蒲英。涤根孤弱,植芳不倾。
抚我平昔,居然既往。揽景无及,何用追赏。
水无旋流,卉木有方。冬春屡易,天故不常。
一善可师,万端方迷。授我坎坷,天故不齐。
浩浩方隅,茫茫圆轨。有命艰贞,繄惟今始。
愠不可长,逸不可终。含默难言,孤置我躬。
乌元鹤白,其辨易知。分芒析微,何者忌疑。
晨阴盼庭树,有雀拳高枝。
老鸦尔何来,欲攫充朝饥。
雀惊飞且噪,乞救声何悲!
一雀噪未已,百雀噪而随。
雀亦有侠肠,不忍同类危。
群雀禦独鸦,力小心则齐。
竟令远引避,不敢复来窥。
惟独力无大,惟群力无小。
嗟哉不能群,人而不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