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过寒雨稀,客情物色共依微。
庭前幽草忽如积,江上落花浑欲飞。
风云惨淡随长戟,尘土萧条上短衣。
云亭江上麦田熟,昨夜月明还梦归。
清明已过寒雨稀,客情物色共依微。
庭前幽草忽如积,江上落花浑欲飞。
风云惨淡随长戟,尘土萧条上短衣。
云亭江上麦田熟,昨夜月明还梦归。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客情》描绘了清明之后的清冷景象和游子的孤寂心情。首句“清明已过寒雨稀”点明时节,清明过后雨水渐少,空气带着几分凄清。"客情物色共依微",客居他乡的情感与周围景致的细微变化交织在一起,显得尤为微妙。
接下来两句“庭前幽草忽如积,江上落花浑欲飞”,通过庭前草丛的密集和江上落花的飘零,展现出一种落寞与无常,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风云惨淡随长戟,尘土萧条上短衣",风云暗淡的天气如同战乱的象征,诗人身披简陋衣物,行走在萧瑟的环境中,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漂泊之感。
最后一句“云亭江上麦田熟,昨夜月明还梦归”,以云亭江边麦田的丰收画面收尾,反衬出诗人对家乡丰收的渴望,而“昨夜月明还梦归”则直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梦境中的归乡更显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心境,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