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松如龙石如虎,傍有高人须发古。
千年海上忆安期,一日山中见巢父。
龙变乘云虎可骑,四海逍遥随所之。
桃花源里有路到,莫遣时人先得知。
盘松如龙石如虎,傍有高人须发古。
千年海上忆安期,一日山中见巢父。
龙变乘云虎可骑,四海逍遥随所之。
桃花源里有路到,莫遣时人先得知。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题王若水画松石高人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以盘松和巨石为背景,形象地刻画出松树如龙、石似猛虎的壮丽景象,暗示了画面中的高人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须发古"三字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位高人的年迈与深沉,仿佛他是历经岁月沧桑的智者。
诗人接着将画面中的高人与传说中的仙人安期和巢父相联系,表达了对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敬仰。"龙变乘云虎可骑"象征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而"四海逍遥随所之"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逍遥人生的热烈追求。
最后,诗人想象在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里有一条通往隐逸生活的道路,但他希望这秘境不被世俗之人轻易发现,保持其宁静与神秘。整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引述神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淡淡疏离感。
临邛犊鼻裈,环堵长萧然。
千金贱卖赋,忍为俗子妍。
安知有名胜,文采明相鲜。
环堵不相下,危行仍危言。
自有万间屋,未暇著一椽。
屹立鹓鹭行,飞作蓬莱仙。
鲜为目前计,阔著胸中天。
千骑潮阳州,旌旆行翩翩。
身居风化首,鞭著循良先。
鳄鱼碧潭底,瘴海光风前。
物既不疵疠,俗亦知变迁。
问之何因尔,仪刑邦伯贤。
我恐席未煖,十行来日边。
哂乃韩退之,袁州小回旋。
当如黄丞相,登庸由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