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紫薇知宛陵出关三日复召归·其二》
《陈紫薇知宛陵出关三日复召归·其二》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笼锁新莺啭,帘容旧燕归。

禁林仍下榻,画戟漫开扉。

虚与谷相应,淡如云自飞。

升沈知雅量,喜愠不几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陈紫薇在宛陵出关三日后被召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宁静淡泊的意境。

首联“笼锁新莺啭,帘容旧燕归”,以新莺的啼鸣和旧燕的归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和谐宁静的氛围。新莺的鸣叫如同清脆的乐章,而旧燕的回归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禁林仍下榻,画戟漫开扉”,进一步描绘了陈紫薇所处环境的庄重与雅致。禁林,即皇家园林,下榻其中,既体现了陈紫薇的地位尊崇,也暗示了她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画戟,古代军队中的武器,此处借指陈紫薇所处的官场环境,而“漫开扉”则表达了门扉敞开,接纳之意,寓意陈紫薇受到欢迎与重视。

颈联“虚与谷相应,淡如云自飞”,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陈紫薇的心境。虚与谷的相应,暗示了她的内心空灵与外界的和谐;淡如云自飞,则形象地描绘了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态度,如同白云自在飘逸,不受尘世纷扰。

尾联“升沈知雅量,喜愠不几微”,总结了陈紫薇的性格特征。无论是在高位还是低谷,她都能保持宽广的胸怀和稳定的情绪,不为外界的荣辱得失所动,展现出极高的修养和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展现了陈紫薇超凡脱俗、淡泊明志的形象,以及她面对人生起伏时的从容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上南轩先生寿

岷峨一线江滥觞,意行万里无留藏。

五湖洞庭洑熊湘,衡岳岿然锁其旁。

离堆砥柱屹相望,湍流横溃不得狂。

挽回断港济绝航,一齐众楚势莫当。

三芝五饵别有方,狂简痼疾滨膏肓。

天遣奔波赴洄湟,回视坎井足跳梁。

三浴薰之惊望洋,一语咽口成周章。

昨夜太白垂光芒,皎然松柏凌雪霜。

向来十袭一瓣香,再拜斯文寿无央。

愿回帝力超羲皇,无怀大庭还我乡。

(0)

王弱翁同年以多病故人疏韵五诗为惠次韵奉酬·其三

江水日万折,衮衮望东注。

饥鸢无停飞,不足了雏哺。

君看青紫绶,但供折腰具。

物理信如此,焉敢辞世故。

(0)

枢密端明先生宠分新茶将以丽句穆然清风久矣不作感叹之馀辄敢属和·其二

先生笔势挟风雷,春色先从笔底回。

却笑粗官成漫与,望林止渴竟无梅。

(0)

小憩孙氏竹轩观诸公诗·其一

开轩种竹仍留客,想见此翁强健时。

借我绳床小盘薄,为君试读壁间诗。

(0)

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

乞我一枝筇,经行又别峰。

水流仙界叶,风落化城钟。

锡去泉无恙,车行石有踪。

却怜磨衲老,曾见两儒宗。

(0)

罢归

亲老难为住,恩深许放归。

北行湘水阔,南望瘴烟微。

兵卫收门戟,征尘上客衣。

遥知六七月,喜气满庭闱。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