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借金锤秤,衔涕诉恩波。
君情将妾怨,称取谓谁多?
秋吹绫纨索,空闺生网罗。
不期《流水引》,翻作《断肠歌》?
暂借金锤秤,衔涕诉恩波。
君情将妾怨,称取谓谁多?
秋吹绫纨索,空闺生网罗。
不期《流水引》,翻作《断肠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乔备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开篇“暂借金锤秤,衔涕诉恩波”两句,用鲜明的比喻描绘了一种极度不平的情感状态。"金锤秤"通常用于称量轻重,这里象征着用公正无私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遭遇和得到的恩惠。"衔涕"则意味着咽下眼泪,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哀。
接着“君情将妾怨,称取谓谁多?”两句,诗人质疑和反问,显示出对某种关系或情感的不满与困惑。"君情"指的是对方的情感态度,而"妾"则是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的屈辱和无奈。"称取谓谁多"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衡量与比较的心理状态,是对双方情感深度的一种探究。
第三句“秋吹绫纨索”描绘了一幅秋天萧瑟的景象,诗人用"绫纨索"形容细微的网罗,比喻着生活中的种种束缚和困境。第四句“空闺生网罗”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无所逃于的感觉,"空闺"指的是空荡荡的居所,而"生网罗"则是比喻诗人被各种烦恼和忧虑所缠绕。
最后两句“不期《流水引》,翻作《断肠歌》?”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变化,从原本轻松愉悦的《流水引》变成了哀伤悲痛的《断肠歌》。这里的"不期"意味着出乎意料,而“翻作”则是转换、改写之意,通过音乐形式的改变,传达了诗人情感世界的剧烈波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公正待遇的哀怨,以及内心复杂的情感转换。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
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
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
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
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
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
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
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
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
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
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
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
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
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
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
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
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
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
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
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
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
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
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元·吴师道】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https://shici.929r.com/shici/KDHCsygQ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