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酿碧山滴蓝,书堂枕北户启南。
无人与言略为二,邀月对影聊成三。
澄清万虑了无摅,鱼猎百氏几如贪。
观兰玩石亦何好,平生嗜好有所耽。
沉烟纷郁醒宿醉,松风清越供幽谈。
反观静照默有契,森然众理俱包涵。
羁穷纷纷叹荼苦,真味往往如饴甘。
客来问讯主人处,春风轩下榻睡酣。
长江酿碧山滴蓝,书堂枕北户启南。
无人与言略为二,邀月对影聊成三。
澄清万虑了无摅,鱼猎百氏几如贪。
观兰玩石亦何好,平生嗜好有所耽。
沉烟纷郁醒宿醉,松风清越供幽谈。
反观静照默有契,森然众理俱包涵。
羁穷纷纷叹荼苦,真味往往如饴甘。
客来问讯主人处,春风轩下榻睡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首句“长江酿碧山滴蓝”,以长江的碧绿与山峰的蔚蓝相映衬,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背景。接着,“书堂枕北户启南”描绘了书斋的位置,面向南北,既可欣赏到自然风光,也寓意着知识的广阔与深邃。
“无人与言略为二,邀月对影聊成三”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邀请明月为伴,与自己的影子对话,虽是孤独,却也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澄清万虑了无摅,鱼猎百氏几如贪”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如同在知识的海洋中捕鱼,贪婪而又满足。接下来,“观兰玩石亦何好,平生嗜好有所耽”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沉烟纷郁醒宿醉,松风清越供幽谈”描绘了诗人通过香烟与松风来净化心灵,摆脱尘世的烦恼,享受宁静与清新的时光。最后,“反观静照默有契,森然众理俱包涵”表达了诗人通过内省与观察,达到了与万物相通、理解宇宙真理的境界。
“羁穷纷纷叹荼苦,真味往往如饴甘”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尽管面对困境与痛苦,但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往往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客来问讯主人处,春风轩下榻睡酣”以客人的到来作为结束,暗示了诗人在独坐之后,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即使是在静谧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对自然美、知识追求、内心平静的深刻感悟。
潞河浊如胶,去去孤帆系。
春风三月三,把袂别昆季。
上奉诸父行,相将水之裔。
酌酒三五行,骨肉多真意。
田园多荒芜,天涯苦淹滞。
此路已可知,守拙性所肄。
学仕愧朝簪,学农足家世。
浮云去不停,执手一相视。
勖哉临岐心,百尔在敬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