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常山赵忠简公墓》
《过常山赵忠简公墓》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

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

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

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

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

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

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

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

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

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

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

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常山赵忠简公墓》,由元代诗人吴师道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行经常山道时,对赵忠简公墓的追思与感慨。

首句“客行常山道,溪駃波沄沄”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常山道上,溪水湍急,波浪翻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溯流睇崇冈,问是丞相坟”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赵忠简公的墓地。诗人沿着水流的方向,仰望高大的山冈,询问着这是否就是赵忠简公的陵寝。

“舍舟步榛翳,隧道不复分”描述了诗人离开船只,步行于密林之中,迷失了方向。随后,“石麟已零落,宰树何披纷”写出了墓地的荒凉景象,石雕的麒麟已经残破,树木茂盛却杂乱无章,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其傍曾玄居,混迹随耕耘”描绘了墓地旁有人居住,与世无争,过着平凡的生活。而“亦有显仕者,远去忘榆枌”则提到了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最终远离尘嚣,忘记了家乡的榆树和枌树,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归宿的必然。

“长吏类俗流,但识期会勤”批评了官场中的庸碌之辈,只知道遵守规则,勤奋工作,却缺乏真正的理想和追求。“葺治禁樵采,此事今无闻”表达了对过去治理措施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况的失望。

“堂堂中兴烈,忠正而德文”赞美了赵忠简公的丰功伟绩,忠诚正直,品德高尚。“祸胎偃月奸,冤魄炎海氛”揭露了历史上的奸佞小人,以及他们的恶行所带来的灾难。“凄凉槥车还,仓卒书疏焚”描述了墓地的凄凉景象,以及历史的无情。

“谁知尉职卑,乃能杜使君”赞扬了赵忠简公即使职位低微,也能做出大义之举,阻止了某位官员的不当行为。“苍天佑贤俊,微尔几空群”表达了对赵忠简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存在使周围的人受益匪浅。“兴怀慨前事,空山黯愁云”抒发了对过往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哀愁。

最后,“咸阳骨安在,唾骂奚足云”以秦始皇陵为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认为他们的生死荣辱,不应被后人的唾骂所左右。“骑箕俨天上,千载弥清芬”则以赵忠简公为例,认为他的精神将永远流传,如同清芬之气,永不消散。

整首诗通过描绘赵忠简公墓地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忠诚、正直、历史变迁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留题云门寺

秦峰千古寺,岂易得跻攀。

一梦几回到,片心长此闲。

溪光涵石壁,秋色露松关。

静室孤禅后,寒钟夜满山。

(0)

干藏

恶语重重放出门,只图一个不知恩。

二千年事难遮覆,动便随人脚后跟。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六十

垂垂白发老成魔,异类中行罪过多。

业债既深偿未足,又拖犁杷出烟萝。

(0)

自赞

画得十分,且信一半。脚尾脚头,浑无畔岸。

一点鬼眼睛,黑豆终难换。

徐行缓步五峰头,一轮明月凌霄汉。

(0)

寄天目礼书记闽回

爪牙消息露三山,勘破曾郎想不难。

一啸归来千嶂晓,于菟不似旧时斑。

(0)

颂古十首·其七

百骸一物贞薰天,风起今朝病一般。

酷恨双双医不得,枕边空听雁声寒。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