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白发老成魔,异类中行罪过多。
业债既深偿未足,又拖犁杷出烟萝。
垂垂白发老成魔,异类中行罪过多。
业债既深偿未足,又拖犁杷出烟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僧人,他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和修行的沧桑。"垂垂白发老成魔",形象地表达了他历经世事后的疲惫与超脱世俗的复杂心境,仿佛被生活磨砺成了一个"魔",不再是单纯的僧人形象。
"异类中行罪过多",这里的"异类"可能指的是僧人与世俗社会的对比,暗示他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犯下了一些过错或未能完全遵循戒律。这句诗揭示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反省。
"业债既深偿未足",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背负的罪孽深重,赎罪之路漫长而艰辛,尚未达到彻底解脱的状态。"业债"一词,常用来比喻过去的罪过和因果报应。
最后,"又拖犁杷出烟萝",以农耕的意象作结,寓言僧人仍在尘世中劳作,试图通过苦修来偿还业债,即使身处佛门,也未能完全脱离世间纷扰。"犁杷"象征着艰辛的劳作,"烟萝"则代表了世俗的红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僧人的形象,展现了修行者在面对罪孽和赎罪过程中的内心世界,富有哲理,体现了佛教中因果轮回和修行不易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