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秋深玉柱寒,老夫曾此驻征鞍。
开图一见青山色,犹似当时马上看。
雁荡秋深玉柱寒,老夫曾此驻征鞍。
开图一见青山色,犹似当时马上看。
这首元代诗人贡师泰的《予过吴中得画一幅孤峰拔起有类雁荡仙都者因题赠宋居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荡山秋日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首句“雁荡秋深玉柱寒”,以“玉柱”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出雁荡山在深秋时节的清冷与高洁,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根根晶莹剔透的玉柱,矗立于天地之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接着,“老夫曾此驻征鞍”,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此地停留,欣赏这壮丽的山景,表达了他对雁荡山美景的深深眷恋和记忆。
“开图一见青山色,犹似当时马上看”,诗人通过展开画卷再次见到那熟悉的青山,仿佛回到了过去,站在马背上观赏的情景历历在目。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雁荡山秋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
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柳带堪结。
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
行云冉冉孤城接。镜匣收鸾,罗衣卷蝶。
邻箫为谁先咽。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桃根杏叶。
委新词半箧。又堕年华泪、尘暗黦。多情怕看团箑。
似留恋苦恨,薄人轻绝。残煤冷、雨声初阕。
应不分、一晌销魂,拼与渡头飞雪。
西园事、归燕能说。但早来、纵有游春意,骄骢正怯。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