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
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柳带堪结。
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
行云冉冉孤城接。镜匣收鸾,罗衣卷蝶。
邻箫为谁先咽。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桃根杏叶。
委新词半箧。又堕年华泪、尘暗黦。多情怕看团箑。
似留恋苦恨,薄人轻绝。残煤冷、雨声初阕。
应不分、一晌销魂,拼与渡头飞雪。
西园事、归燕能说。但早来、纵有游春意,骄骢正怯。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
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柳带堪结。
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
行云冉冉孤城接。镜匣收鸾,罗衣卷蝶。
邻箫为谁先咽。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桃根杏叶。
委新词半箧。又堕年华泪、尘暗黦。多情怕看团箑。
似留恋苦恨,薄人轻绝。残煤冷、雨声初阕。
应不分、一晌销魂,拼与渡头飞雪。
西园事、归燕能说。但早来、纵有游春意,骄骢正怯。
这首《六丑》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属于词牌名之一。词中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开篇以落花满径和寂静的绣阁、空廊,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孤独和失落。"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借画栏处残留的香气,唤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记忆,更添伤感。
"柳带堪结。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柳条似乎还能承载女子的哀愁,清晨的水面则放大了她的愁绪。"行云冉冉孤城接",行云的缓缓移动,如同词人的思绪,与孤城相连,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之感。
接下来,词人通过"镜匣收鸾,罗衣卷蝶",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邻箫为谁先咽",邻家的箫声也触动了离别的悲凉。"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连春风都懂得催促离别,加深了离别的凄楚。
"桃根杏叶。委新词半箧",借桃花和杏叶的凋零,寄托了词人对青春消逝的感慨。"多情怕看团箑",不愿再睹物思人,怕勾起更深的痛苦。"残煤冷、雨声初阕",雨后的冷寂,更显词人心境的凄冷。
最后,词人感叹即使有游春之意,却因心绪低落,连马匹都显得胆怯。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流逝时光和离别之情的深深哀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