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
闲上香台望下方,渔村樵坞尽苍苍。
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
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灵岩寺》,描绘了他在寺庙中闲适的观察与感悟。首句“闲上香台望下方”,写诗人登上香台,悠然远眺,渔村和樵舍在视野中一片苍茫,展现出宁静的田园风光。接下来的“倾城人远苔生径,归寺僧稀叶满廊”两句,通过描绘人迹罕至、苔藓滋生的小径和寥落的僧人,营造出一种幽寂的氛围。
“云散池边留塔影,雨来阁外失湖光”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云雾散去,露出塔影倒映在池塘中;雨后湖光消失,阁外景色也随之变幻。这两句寓含着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废兴皆幻何须问,独自吟诗送夕阳”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兴衰变迁的深刻理解,认为一切繁华或衰败都是虚幻的,无需深究,他选择独自吟诗,让思绪随着夕阳西下而飘荡。
整首诗以景入情,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的禅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春愁几许,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
□□眉尖偏易得,没个因由分付。
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小楼应是,有人和泪凝伫。
长记宝轴妆成,鸳鸯绣懒,轻笑歌金缕。
香雪精神依旧否,风月谁怜虚度。
带减衣宽,十分憔悴,两下平分取。
黄昏可更,子规声碎烟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