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爇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瑶池会。
都城吾辈,办道休生退。
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
天玄地妙,真慧撮灵明,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
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
人天法界,随处爇心香,超造化,越娑婆,稳赴瑶池会。
这首元代王处一所作的《蓦山溪·赠都下门人》是一首充满道教思想的词,表达了作者对都城中修行者的鼓励和对道家长生理念的推崇。词中提到"百行勿相违,常体三光不昧",强调遵循正道,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天地自然的规律相合。"真慧撮灵明",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洞察力。
"亲益友,论长生,此理应无赛",体现了作者认为与良师益友探讨长生之理是无比重要的,无人能超越。"太平逸乐,亘古真无坏",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和平盛世,人们可以享受真正的快乐,不受岁月侵蚀。
"一粒化生珠,两道光明作对",可能象征着修炼者通过精诚修炼,达到内外光明的境地。"人天法界,随处爇心香,超造化,越娑婆",意味着修行者的心灵超越世俗,向着更高的境界进发,最终能够安稳地前往仙境般的瑶池。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道教修行为主题,寓含了对道德修养、友情和理想生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作者对道家精神的深入领悟。
三叠阳关一杯酒,黄歇江头两分手。
无情春水送将归,不肯为人回鹢首。
玉树阶前第二枝,韩家阿买社家宜。
竹林文宴思畴昔,歧路东西泣此时。
古锦囊诗赠离别,呕心句妙何须说?
濡毫见汝意偏亲,挥袂令余肠欲绝。
肠欲绝,恨难平,南朝词客北朝行。
他日纵传枯树赋,也应萧瑟庾兰成。
诸公衮衮登台省,东老虽贫乐有馀。
岭树重遮千里目,故人那惜一行书。
藤花委地香犹在,谷雨乾时手自锄。
闻说小斋多野意,白云閒钓五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