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
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
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清源山下沪江头,别后何堪忆旧游!
避乱弟兄常共屋,浮家湖海又同舟。
贫添安邑猪肝累,拙抱羊公舞鹤羞。
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题为《寄伯兄荫堂沪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在上海的兄长的深深思念和他们共同度过的艰难岁月的回忆。
首句“清源山下沪江头”,描绘了诗人与兄长分别的地点,清源山位于福建,沪江则指上海黄浦江,暗示了距离遥远和思乡之情。次句“别后何堪忆旧游”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怀念,难以忍受对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
第三句“避乱弟兄常共屋”,回忆了他们在战乱时期同甘共苦的生活,兄弟情深可见一斑。第四句“浮家湖海又同舟”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漂泊生活,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
第五句“贫添安邑猪肝累”,以“猪肝累”比喻生活的贫困,暗示兄长在困境中的辛劳。第六句“拙抱羊公舞鹤羞”,用“羊公舞鹤”的典故,表达自己因才能不足而无法帮助兄长的惭愧。
最后两句“五载相濡复相呴,深情刻骨若为酬”,总结了五年来的相互扶持,兄弟情谊深厚,诗人感慨如何才能回报这份深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兄长的牵挂和对他们共同经历的深深怀念。
河朔多奇士,栾城有令孙。
策名游宦海,衍庆出儒门。
两府推曹掾,群公听讨论。
天池鹏远击,云路鹤高鶱。
腾达初云迈,驰驱岂惮烦。
河汾一白简,江浙两华轩。
吏牍机权密,官联体统尊。
流亡藉安集,诖误得平反。
材器楩楠耸,胸襟云梦吞。
北藩曾入幕,南国复攀辕。
夙望存台阁,声能著塞垣。
芸编严子训,芝检答亲恩。
显达逢昭代,荒凉忆故园。
脩程车骋辙,厚福水流源。
政抚青霄立,俄瞻素旆翻。
佳城俨新市,搔首赋招魂。
元戎生长太平世,雨甲苔枪日无事。
筑亭排石示燕閒,比似南塘更清致。
烟霏晻霭群峰峦,莎阴藓璺相回环。
天台庐阜入胸次,华阳艮岳非尘寰。
米狂呼兄名不朽,千古高情能尚友。
我知主人爱山符节然,传付子孙俱世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