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绯罗、烛吐银墙。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蓝桥捣就元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
羡绯罗、烛吐银墙。灯影背、响鸣珰。
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
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蓝桥捣就元霜。
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
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
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
这首《合欢带》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吴陵宫掌雷所赋的催妆词,词中充满了对美好婚嫁场景的细腻描绘与赞美。
词开篇“羡绯罗、烛吐银墙”,以绯红的罗衣和银光闪烁的墙壁,营造出华美而庄重的婚礼氛围。接着“灯影背、响鸣珰”描绘了灯火辉煌、珠环玉佩碰撞的声音,增添了喜庆的气氛。通过“夹路如花还似雾,戟门前、步步荀香”,词人巧妙地将鲜花与雾气交织,以及戟门前飘散的香气,渲染出一种梦幻而又神秘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剧怜春夜,花融锦瑟,月亚金堂”进一步描绘了春夜的美景,花朵与锦瑟相融,明月映照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上,展现出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接下来“况画眉夫婿,清河小弟,杜曲诸郎”则点出了新郎的身份,既有画眉之雅趣,又有清河小弟、杜曲诸郎这样的佳宾相伴,增添了婚礼的热闹与喜庆。
“纱笼徐引,绣幕斜张”描绘了新娘缓缓步入婚礼现场的情景,纱笼轻柔地引导着,绣幕缓缓拉开,展现了新娘的端庄与美丽。随后“蓝桥捣就元霜,琼岛仙花偏并蒂,珠帘畔、一朵笙囊”运用了蓝桥、琼岛、并蒂莲等意象,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以及新婚夫妇的幸福美满。
最后,“朝来更喜,五铢裙细,百子钗长”表达了对新娘服饰的赞美,五铢裙的精致与百子钗的繁复,都体现了对新娘的祝福与喜悦。词末“问傍人、宜称何如,生憎唤作宫妆”则是对新娘形象的评价,既表达了对新娘的赞赏,也暗示了她不同于传统宫妆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合欢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婚礼的盛大与喜庆,更蕴含了对新人美好生活的祝愿,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