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其一)》,描绘了四季读书的乐趣。首句“山光照槛水绕廊”展现了静谧而清幽的读书环境,山光与流水相映,暗示着读书人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舞雩归咏春风香”描绘了春日读书后的轻松愉悦,仿佛连春风都带着书卷的香气。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将鸟儿和落花比作读书的乐趣,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认为自然万物都可以成为读书的灵感来源。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强调了珍惜时光,认为读书是最美好的消磨时光的方式,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以景结情,通过绿意盎然的窗外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读书带来的乐趣,即使窗外青草茂盛也不忍心除去,因为那正是读书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读书的乐趣,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读书的崇尚和对生活的热爱。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竹临平田。
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
上有潇湘竹万竿,一半模糊带烟雨。
初疑南国荆山寒,卞和入楚犹未还。
至宝一时收不尽,遗此满地青琅玕。
又疑西土瑶台夕,秦女吹箫还似昔。
凤凰不肯傍人飞,参差乱展云间翼。
画竹何如种竹真,与可去后谁传神。
偶披图画识高赏,飒飒寒气生衣巾。
皇都六月日如灼,金铁欲流石欲铄。
愿言与子归桐川,同向竹林置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