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藏珠玉不为贫,神武挂冠今六旬。
廊庙于人原有分,溪山何处不容身。
钓鱼每傍秦淮月,走马常寻钟阜春。
料得他时相忆处,梦魂半在汝川滨。
腹藏珠玉不为贫,神武挂冠今六旬。
廊庙于人原有分,溪山何处不容身。
钓鱼每傍秦淮月,走马常寻钟阜春。
料得他时相忆处,梦魂半在汝川滨。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次韵送潘水部归金陵》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腹藏珠玉不为贫”赞扬潘水部内在的才学与品格,暗示其不以物质贫乏为困,而以精神富足为贵。次句“神武挂冠今六旬”描绘了潘水部年届六十,选择辞官归隐的形象,流露出对其自由人生的敬佩。
“廊庙于人原有分,溪山何处不容身”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场与自然的对比,认为潘水部本应有庙堂之才,但选择回归山水之间,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接下来两句“钓鱼每傍秦淮月,走马常寻钟阜春”,通过描绘具体的隐居生活场景,如秦淮河畔垂钓、钟阜春色寻觅,展现了友人归隐生活的闲适与惬意。
最后,“料得他时相忆处,梦魂半在汝川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想象,即使日后相隔遥远,也会在梦中怀念此刻的友情,将潘水部的影子留在了自己心中。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深感慨。
冰海风来林谷响,雪大如轮小如掌。
初惊老木著春花,继讶幽襟作秋爽。
天低已疑宇宙隘,眼明陡觉庭院敞。
更上城头望匡庐,浩渺光中失粒坱。
欲寻奇趣无中边,那更穷幽问罔象。
万弩钱塘潮上时,千里平沙日初晃。
玉龙战罢云偶开,恍惚晶莹见颅颡。
松林得雪已奇绝,城上吟诗气无两。
茫茫银海坐危楼,波平不复劳双桨。
不嫌觅句禁体物,生恐抽刀断马鞅。
一时豪兴无古人,此日胸中余妙想。
曲高和寡继者谁,缡褷舞鹤失圆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