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
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沈沈众香积,眇眇诸天空。
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
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
沈沈众香积,眇眇诸天空。
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水之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心灵的寄托。开篇“康乐爱山水,赏心千载同”即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显示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这份爱与众不同的赏心共存千年。
“结茅依翠微,伐木开蒙笼”两句描绘了隐士在山中筑庐的景象,其中“翠微”、“蒙笼”都给人以幽深静谧之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出隐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孤峰倚青霄,一径去不穷”则是山水景观的写照,“孤峰”、“青霄”都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而“一径去不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无限深远的探索与向往。
接下来的“候客石苔上,礼僧云树中”两句,则是隐士等待来访之人的情景。“石苔”、“云树”都是山中常见的景象,而“候客”、“礼僧”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师傅的尊重和期待。
“旷然见沧洲,自远来清风”一句,是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旷然”表达了心情的舒畅,而“沧洲”、“清风”则是自然景色与气息的写照。
“五马留谷口,双旌薄烟虹”两句描绘了一种等待和期待的情景。这里的“五马”可能指的是来访者,“留谷口”则显示了诗人对朋友到来的喜悦。而“双旌”、“薄烟虹”都是山中特有的景象,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
最后两句“沈沈众香积,眇眇诸天空。独往应未遂,苍生思谢公。”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写照。“沈沈”、“眇眇”都形容了景象的深远与迷离,而“独往”、“苍生”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士在山水间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那独立不羁、超然物外的情怀。
佛国之天琉璃云,明翠荡作春栀芬。
九螭吐沫变虹色,孔雀下飐银泥裙。
千寻大树松皮古,石叟髯苍与撑拄。
静看落日万楼台,多少钗鬟泣秋雨。
凤城八扇晨旭开,锦鞯珠勒骄龙騋。
宰官共赴象王会,但有欢喜无悲哀。
堕红堆叠数寸厚,彯烟染袖成玫瑰。
惜无玉剪一双燕,软縠祇与东风裁。
年年花时去乡里,如此名花看有几?
未经旸谷撷扶桑,犹道精华在桃李。
联樽上座豪客多,叉手閒庭吾独哦。
孤心迥绝照花外,万笏青山垂薜萝。
疏钟一击四廊悄,金缕歌声尚?袅。
浓春醉尽蝴蝶魂,决眦长空下孤鸟。
今宵明月芦沟悬,我还以梦来周旋。
铺之八尺龙须席,坐与臞僧品石泉。
《花之寺看海棠歌》【清·姚燮】佛国之天琉璃云,明翠荡作春栀芬。九螭吐沫变虹色,孔雀下飐银泥裙。千寻大树松皮古,石叟髯苍与撑拄。静看落日万楼台,多少钗鬟泣秋雨。凤城八扇晨旭开,锦鞯珠勒骄龙騋。宰官共赴象王会,但有欢喜无悲哀。堕红堆叠数寸厚,彯烟染袖成玫瑰。惜无玉剪一双燕,软縠祇与东风裁。年年花时去乡里,如此名花看有几?未经旸谷撷扶桑,犹道精华在桃李。联樽上座豪客多,叉手閒庭吾独哦。孤心迥绝照花外,万笏青山垂薜萝。疏钟一击四廊悄,金缕歌声尚?袅。浓春醉尽蝴蝶魂,决眦长空下孤鸟。今宵明月芦沟悬,我还以梦来周旋。铺之八尺龙须席,坐与臞僧品石泉。
https://shici.929r.com/shici/c8zdRF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