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
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
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湖面上的宁静与美丽。开头“风起水参差,舟轻去转迟”两句,以微风轻拂水面,船只缓缓前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通过雨后的湖面和即将升起的雾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诗人巧妙地运用“新雨”和“欲烟”两个意象,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有客倚兰楫,何人唱竹枝?”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湖上的人物,一位客人倚靠在船桨上,似乎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而远处有人在吟唱着竹枝词,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怀旧的情感。这里的“竹枝词”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一种形式,常用来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莲娃归去尽,极浦剩相思”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莲花少女们归家后,只剩下深深的思念留在湖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湖面的静谧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与哲思,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物外回观,爱河滚滚,空劳攘、为何因故。
恋惜妻男,竞争名利,念念随他,蒙昧真如。
掀天富贵,倾城娇艳,总归何处。
叹浮生下梢,终久尽成虚。伤嗟是非今古。
百年欢宴,大都几许。
梦想南柯,命遭北府,尚自贪婪,不寻归路。
轮回贩骨,身伴狐狸,几番荒芜。
谩赢得往来,欲浪苦流注。
若论修真,玄关直指,外缘心上都撇。
静处跏趺,存神握固,莫辩是非优劣。
任缘度日,除饱暖其馀忘绝。
一味清闲价无穷,对下愚难说。端的至诚妙诀。
叹学人、几曾休歇。默默昏昏,壶内玉花开彻。
恍惚中间显现象,见宝珠、光耀似皎月。
悟得之时,同游圣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