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开十牖,不及一户明。
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
吾闻开十牖,不及一户明。
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题颜景彝八窗玲珑(其二)》。从诗句来看,作者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即外在的广阔空间与内心的明亮世界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吾闻开十牖,不及一户明。”这两句以听闻的方式引出主旨,意指即使打开许多窗户,也不如心中有一个明白的地方。这里,“十牖”象征外部广阔的空间,而“一户明”则寓意内心的觉悟和智慧。
接着,“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景象,意指在宽敞无边的宇宙中,有着自然而然的光明,普照四方。其中“泰宇”、“天光”、“八荒”、“夷庚”都增强了这一宏大景象的感受。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心世界的重要性,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空间,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光明的心境。这样的意境与哲思,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具深邃之美。
自别前峰隐,同为外累侵。
几年亲酒会,此日有僧寻。
学稼功还弃,论边事亦沈。
众欢徒满目,专爱久离心。
览鬓丝垂镜,弹琴泪洒襟。
访田悲洛下,寄宅忆山阴。
薄溜漫青石,横云架碧林。
坏檐藤障密,衰菜棘篱深。
流散俱多故,忧伤并在今。
唯当俟高躅,归止共抽簪。
神州高爽地,遐瞰靡不通。
寒月野无绿,寥寥天宇空。
阴阳不停驭,贞脆各有终。
汾沮何鄙俭,考槃何退穷。
反志解牵局,无为尚劳躬。
美人夺南国,一笑开芙蓉。
清镜理容发,褰帘出深重。
艳曲呈皓齿,舞罗不堪风。
慊慊情有待,赠芳为我容。
可嗟青楼月,流影君帷中。
汉天子,观风自南国。
浮舟大江屹不前,蛟龙索斗风波黑。
春秋方壮雄武才,弯弧叱浪连山开。
愕然观者千万众,举麾齐呼一矢中。
死蛟浮出不复灵,舳舻千里江水清。
鼓鼙馀响数日在,天吴深入鱼鳖惊。
左有佽飞落霜翮,右有孤儿贯犀革。
何为临深亲射蛟,示威以夺诸侯魄。
威可畏,皇可尊,平田校猎书犹陈。
此日从臣何不言,独有威声振千古,君不见后嗣尊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