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僧庐昼掩扉,残钟无语客来稀。
江声绕郭蛟龙静,树色低檐蝙蝠飞。
名辈已随斜照尽,倦游祇觉二毛非。
扁舟又作南征客,惆怅西山隐翠微。
六月僧庐昼掩扉,残钟无语客来稀。
江声绕郭蛟龙静,树色低檐蝙蝠飞。
名辈已随斜照尽,倦游祇觉二毛非。
扁舟又作南征客,惆怅西山隐翠微。
这首清代诗人叶名澧的《重过北兰寺》描绘了夏日僧院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六月僧庐昼掩扉”,点明时令和环境,僧院在白天都门户紧闭,显示出僧人们可能在修行或避暑。次句“残钟无语客来稀”,进一步渲染了寂静氛围,只有远处传来的钟声和稀疏的访客,更显其清寂。
第三句“江声绕郭蛟龙静”,通过江水声和想象中的蛟龙静息,展现了江边的安宁,仿佛连蛟龙也为这静谧所打动。第四句“树色低檐蝙蝠飞”,借树影低垂和蝙蝠飞翔,描绘出傍晚时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颈联“名辈已随斜照尽,倦游祇觉二毛非”,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自己年华老去,曾经的意气风发如今只剩下疲惫和对白发的感叹。尾联“扁舟又作南征客,惆怅西山隐翠微”,诗人乘舟南行,心中充满惆怅,望着远处西山的青翠,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对未知旅程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兰寺的夏日景象,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怀,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意境。
卷湘帏、抛书岑坐,闲飔偏惹吟袖。
青山纵说双湖好,不似江城深秀。凝思久。
但燕子杨花,消息天涯漏。伤心依旧。
等盼盼楼居,朝帘暮榻,风雨伴僝僽。
空相忆,风味冰鲥露韭。良朋元白欧柳。
绵绵远道知何惯,俊物新题都负。诗定就。
问花底垆边,念个狂奴否。约归春后。
恐茭渚烟凫,荻阑水鸭,梦比去时瘦。
夜来风急。定胭脂损了,旧时颜色。
瘦燕有情,宛转衔来傍瑶席。
多少颓垣废井,但斜日、凄烟凝碧。
便几点、拂上帘丝,波动罥无力。愁寂。露阶立。
恁梦断玉钩,粉痕犹湿。
画楼天接,芳树沉沉上阳夕。
搀入三分尘絮,漂不到、江南消息。
问隔院、深翠里,甚人觅得。
彩云亭榭,甚今宵、留我幕绡深处。
迭鼓垂灯春似海,扇影鬟香无数。
白纻鸳鸯,青陵蝴蝶,融入歌心否。
樊川狂牧,不知身在羁旅。
堪奈晓色催人,出门扶醉,兰梦消何许。
眉月未沉天泛卵,烟气濛濛吹雨。
风片花筛,水声柳烟,三两残莺语。
横塘七里,画船迢递归去。
别有消魂处。漫评吟、晓风残月,大江东去。
唱起离鸾懊侬曲,飘落钿云何许。
漾不断、秋心一缕。
剩有相思篱畔豆,绿朝云、聘到君山女。
帘水阔,隔笙语。画屏十二犀香贮。
记年时、东园文宴,天高月午。
翠斝横飞人影乱,凉到一衫花露。
看银烛、氍毹试舞。
痴绝七郎含微醉,倚红红、细校灯边谱。
道尚有,一些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