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这首《满江红·即席次韵宋权县彝约客》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所作,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为题材,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词中运用比喻,如“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形象地描绘了世间变迁犹如水流云动,暗示世事瞬息万变。接着,诗人批评了社会上滥赏滥誉的现象,认为应像观察自然变化一样,保持内心的清醒与适应。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一句,以大海比喻广阔的胸怀,能包容各种人才,表达了接纳贤才的愿望。接下来,词人将注意力转向日常生活,赞美了清晨的花露和夜晚的松风,强调了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和对知识的热爱。
“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暗指刻苦读书,追求学问,而“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则表达了在物欲横流时要自我约束,才能在才能不足之处通过读书得到提升。最后,“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以朴素生活和辞官归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魏了翁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