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月二十八日陈令分寄梅花数枝为赋两绝句·其二》
《十一月二十八日陈令分寄梅花数枝为赋两绝句·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一枝淡静玉无痕,便觉萧娘气味村。

旋汲清泉滋蓓蕾,小窗留待月微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幕,以梅花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高雅情操。

首句“一枝淡静玉无痕”,以“淡静”形容梅花的姿态,如同温润的玉石般不显张扬,却自有一份静谧之美,暗示了梅花在冬日里的孤高与清冷。接着,“便觉萧娘气味村”,这里的“萧娘”可能是指梅花的香气,诗人通过这一比喻,将梅花的香气与女子的气质相联系,赋予了梅花一种女性化的柔美与清新,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依然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第二句“旋汲清泉滋蓓蕾”,描述了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梅花的美丽,亲自去汲取清澈的泉水来滋润梅花的蓓蕾,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爱。通过“旋汲”这一动作,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即时关注与呵护,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最后一句“小窗留待月微昏”,则将画面定格在了一个温馨而略带神秘的场景中。诗人选择在小窗前等待月色微昏时分,似乎是为了在那一刻与梅花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或是享受月光下梅花别样的风姿。这一句不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持久欣赏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梅花

桃李艳阳态,笑我不入时。

松竹贫贱交,却是同襟期。

(0)

泼墨池

二酉珍储已遍窥,仙班宁肯列愚痴。

注经穴石须勤苦,留得千年泼墨池。

(0)

秋怀二首·其一

流水寒更澹,虚窗深自明。

褰帷远钟断,拥褐晨香清。

油然素心适,缅彼外物轻。

因时固有应,在理复何营?

隐几公事退,卷书坐南荣。

以兹远尘垢,何异山中情?

(0)

暮春杂咏八首·其四

客路清溪好,人家绿树间。

凄凉何县雨,想像别州山。

驯雀飞还下,游鱼去自还。

儿曹了官事,天地一身闲。

(0)

金精山

投老筼筜幸卜邻,蜗蝇更不累闲身。

烟霞已作仙凡隔,洞户蟠桃不计春。

(0)

题宜黄邹圣言宜雨亭

佳人一代倾城色,和气醺酣更涂泽。

胭脂凝汁觉差浓,颐颊盎光疑太赤。

水沉浴罢馀精神,荡去人伪还天真。

东风吹开巫峡雨,西子化作阳台春。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