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
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
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
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如公何地不阳春。往来频。醉倾银。
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
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
行人还又送行人。夜无尘。对丰神。
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
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
这首宋词以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左史光祖的深深敬仰与不舍之情。"如公何地不阳春"赞美刘光祖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温暖和活力,如同春天一般。"往来频"描绘了他们频繁的交往,显示出深厚的友情。
"醉倾银"形象地写出聚会时的畅饮欢愉,而"闻道河阳,童稚正欢迎"则暗示刘光祖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连孩子们也期待他的到来。"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国,是前身"进一步赞扬刘光祖的品德威望,甚至让他仿佛回到了古代贤人潞国之地。
下片转入离别场景,"行人还又送行人"表达了送别的常态,"夜无尘,对丰神"描绘出月夜下与友人相对的美好时刻。"自古心知,别语转情真"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真挚情感,别离的话语更加触动人心。
最后,诗人以"须信人生归去好,三径旧,四时新"劝慰友人,相信人生的归宿总是美好的,即使离开,新的环境也会带来新的体验和希望。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魏了翁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尘中望青山,防有移文阻。
诵君清樾篇,顿忘三伏暑。
想见松风底,树羽仍设虡。
山灵莫逆友,献岂烦缟纻。
招隐未容反,陈迹渠能序。
诗翁麋鹿姿,穷不问唐举。
归诛故山茅,吴雁冯寄语。
君宁山中人,居州定王所。
清游如省隔世环,身系组绶心溪山。
此亭攫踞山水上,羡君脱屣尘埃间。
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
恍如坐我天姥傍,长啸持杯揖云巘。
张侯清吟句挟霜,肯因闻笛赋山阳。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
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
径从两君赋归来,何须官满六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