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如省隔世环,身系组绶心溪山。
此亭攫踞山水上,羡君脱屣尘埃间。
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
恍如坐我天姥傍,长啸持杯揖云巘。
张侯清吟句挟霜,肯因闻笛赋山阳。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
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
径从两君赋归来,何须官满六百石。
清游如省隔世环,身系组绶心溪山。
此亭攫踞山水上,羡君脱屣尘埃间。
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
恍如坐我天姥傍,长啸持杯揖云巘。
张侯清吟句挟霜,肯因闻笛赋山阳。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
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
径从两君赋归来,何须官满六百石。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秀才共赏汪叔量的挹秀亭,感叹其远离尘嚣的清幽环境。首句“清游如省隔世环”以清寂的游历比喻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了亭子的隐逸气息。诗人羡慕友人能置身山水之间,摆脱尘世纷扰,“身系组绶心溪山”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仕途的淡淡疏离。
“此亭攫踞山水上”赞美亭子选址之佳,仿佛高踞山水之上。“羡君脱屣尘埃间”进一步表达对友人自由生活的艳羡。接下来的诗句“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感慨时空阻隔,只能通过风烟中的相聚来慰藉晚年时光。
诗人想象自己坐在天姥山边,与友人一同饮酒作诗,逍遥自在。“恍如坐我天姥傍”形象地描绘出这种理想化的场景。张侯的清吟如霜般冷峻,诗人期待能像向秀为山阳笛声而赋诗一样,与友人共享诗酒之乐。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写诗人沉醉于美景中,嘲笑世俗事务的匆忙流逝。最后两句“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希望能与友人在闲暇时光中共同生活,无拘无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挹秀亭的景色和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
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
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霁敛使人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
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
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
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
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
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
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