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午元日二首·其二》
《戊午元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疏朝谒作閒人。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0)
注释
败絮:破旧的棉絮。
萧然:零落、衰败的样子。
久疏:长时间没有。
朝谒:上朝拜见。
閒人:闲散之人。
公卿:高级官员。
黄麾仗:华丽的仪仗队。
乌角巾:古代读书人常戴的黑色头巾。
菱照:菱花镜中的倒影。
无情:无情感,指镜子反映真相。
老:衰老。
作意:有意、故意。
撩春:引起春天的气息。
卧闻:躺在床上听到。
儿女:子女。
翁健:老人健康。
诗句:诗歌。
年光:时光。
一样新:同样新鲜。
翻译
病弱的身体被乱蓬蓬的破棉絮包裹,很久没有上朝,成了闲人。
官员们都忙于乘坐华丽的仪仗出行,宾客们又有谁会注意我这戴着乌角巾的平凡人。
菱花镜子反映出我无法掩饰的老态,而杏树梢头却有意地透露出春天的信息。
躺在床上,听到孩子们夸赞我身体硬朗,诗篇的字句也如同新年般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久病不起的老者,感叹时光易逝和自身的孤寂。开篇“败絮萧然拥病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为长期患病而变得虚弱不堪,生活也因此变得杂乱无序。“久疏朝谒作閒人”则说明由于长时间未能参与社会活动,自己已经变得与世隔绝。

“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官员们都骑着马(黄麾仗)忙于公务,而宾客则无人注意那顶可能是mourning用的乌角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被世所遗忘的感慨。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中,“菱照”指的是窗外的光线穿过菱形格子投射进室内,而这光线却无法带走诗人的哀愁。同时,年华在悄然流逝,“杏梢作意”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已去的无奈和怀念。

最后两句“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通过孩子们夸耀父亲健康的对比,突出了自己与健康的距离。同时,诗句中的“一样新”则表明尽管时间流逝,但诗意依旧,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一种精神寄托。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孤独、时光易逝以及文学创作不变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秋山行李图

千山落叶万山云,行到荒桥日已昏。

羡杀田家头白叟,半生足不离柴门。

(0)

夜闻邻童读书

风送吾伊隔竹声,邻童应解对韩檠。

我怀髫发从师日,翻笑于今学未成。

(0)

晚过阊门望虎丘作

平生未识虎丘山,此日经过不暇攀。

泉石佳期随处有,古今清赏几人閒。

楼台影落春云外,钟鼓声来夕照间。

独倚帆樯遥注目,客怀空羡鹤飞还。

(0)

折枝芙蓉

渚宫秋老夕阳多,无复君王避暑过。

席上舞衣零落尽,独留团锦照苍波。

(0)

西庄晚望

野水漫凫汀,烟芜接远坰。

数峰青抹黛,遥指不知名。

(0)

和陶诗二首·其二

神龙困渊蛰,野鹤凌空飞。

飞潜不同调,一喜复一悲。

我生悟物理,独立恒无依。

饮酒得真趣,读书探指归。

匪为究穷达,亦复知荣衰。

前贤有遗则,行行慎无违。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