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诗二首·其二》
《和陶诗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桂彦良   形式: 古风

神龙困渊蛰,野鹤凌空飞。

飞潜不同调,一喜复一悲。

我生悟物理,独立恒无依。

饮酒得真趣,读书探指归。

匪为究穷达,亦复知荣衰。

前贤有遗则,行行慎无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困于深渊的神龙与翱翔于天际的野鹤,它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形成鲜明对比,隐喻人生的起伏和复杂性。诗人通过“飞潜不同调,一喜复一悲”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深思。

接下来,“我生悟物理,独立恒无依”,诗人自述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后,对自然法则有了深刻的理解,他选择独立于世,不依赖他人。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饮酒得真趣,读书探指归”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通过饮酒和读书,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方向,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这不仅仅是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最后,“匪为究穷达,亦复知荣衰”表明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超脱于功名利禄之上,他理解到人生的起落是自然规律,不必过分执着。这种豁达的人生观,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知命”的一种现代诠释。

“前贤有遗则,行行慎无违”则是对先贤智慧的尊重和传承,提醒自己在前行的路上要谨慎行事,遵循道德和智慧的指引。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也是对社会伦理的一种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的作品。

作者介绍

桂彦良
朝代:明

(?—1387)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名德,号清节,以字行。元末乡贡进士。曾任包山书院山长、平江路学教授。张士诚、方国珍征辟,均不就。洪武六年应召赴都,授太子正字。为太子及诸王、功臣子弟师。迁晋王左长史。太祖称为“通儒”。洪武十八年告归。有《清节》、《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集。
猜你喜欢

别故人

未别欲千言,临别无一语。

惟此旧时心,随君渡江去。

(0)

喜新晴

五色云间鹊,今朝忽放声。

绕檐飞不去,亦是喜新晴。

(0)

次韵雪鹤生惠红米诗

相望只在片云中,自昔神交意已通。

书枉鲤鱼烹后素,粒分鹦鹉啄残红。

回车三径岂无日,放棹五湖须便风。

知汝有期林处士,尚留残雪待春丛。

(0)

送布政司周照磨赴京听除

沿檄回京喜可知,青云毋谓著鞭迟。

供为臣职乃常事,简在帝心惟所司。

宗庙岂遗瑚琏器,羽仪当会凤凰池。

仙郎恋阙情应切,不为河梁住少时。

(0)

感事二首·其一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乾。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0)

送天使僧

释子承天语,儒臣撰寺碑。

万间灵谷见,一切布金为。

宝界山河大,璇题雨露垂。

丹青人所仰,壮丽古无之。

钞币勤中赐,恩荣拜曲施。

文章尊典诰,亿兆颂皇基。

鶱举鸾回笔,光华凤吐辞。

绣幢天上遣,金锡日边移。

赫赫瞻行迈,遥遥赋载驰。

在公无候谒,于礼有嫌疑。

道路承倾盖,言辞见诵诗。

斯须如久要,造次亦委蛇。

宗庙观罍洗,云霄式羽仪。

乃知修白业,动辄守清规。

空谷行春律,馀生共圣时。

顶祈摩佛手,目愿睹尧眉。

庆赞诸天会,观光夙世期。

叩头云陛远,舞袖草堂卑。

枝绕贪生鹊,池支服气龟。

暌违难折柳,向仰只倾葵。

复命苍龙阙,覃恩白玉墀。

握兰前席对,侍草近臣知。

仙乐停宫扇,天花散殿帷。

一人膺大庆,万宇受繁禧。

立雪时将至,拈花事未迟。

有缘皆弟子,无念不慈悲。

软语敷甘露,清斋却紫芝。

频烦尊者问,惭愧老夫衰。

在德宁忘报,惟心不可欺。

朝宗江汉水,日夜注怀思。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