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寅卯二年八月十五夜皆不见月》
《寅卯二年八月十五夜皆不见月》全文
宋 / 赵崇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万里不自照,清光随雨休。

可堪幽魄死,还似去年秋。

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

共谁高枕卧,相与梦沧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ínmǎoèrniányuèshíjiējiànyuè
sòng / zhàochóng

wànzhàoqīngguāngsuíxiū

kānyōuháiniánqiū

yǒubēiyáorénzàiyuǎnlóu

gòngshuígāozhěnxiāngmèngcāngzhōu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极远。
清光:清冷的月光。
随雨休:随着雨水消失。
幽魄:指去世的灵魂。
去年秋:过去的秋天,可能暗示哀伤的回忆。
笛悲:笛声悲伤。
远楼:远方的楼阁。
高枕卧:高枕而眠,形容无忧无虑。
相与:一起。
梦沧洲:梦到水乡,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翻译
月亮在万里之外无法自我照耀,清冷的光芒随着雨水消逝。
幽魂的死亡怎能忍受,就像去年的秋天一样凄凉。
在遥远的夜晚,有人吹着悲伤的笛声,但楼中空无一人。
我们与谁一同高枕而眠,只能在梦中相会于那苍茫的水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月光的期待和失落,以及由此引发的孤独与怀旧之情。"万里不自照",形象地写出月亮隐藏在云层之后,无法照耀大地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未能如愿看到明亮的中秋月。"清光随雨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遗憾,意味着连雨水都遮住了月色。

"可堪幽魄死,还似去年秋",诗人将无月之夜比作亡者的幽魂,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伤,仿佛这空缺的月色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与去年的中秋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笛悲遥夜,无人在远楼",远处的笛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诗人独自在高楼之上,更显孤独。他渴望有人陪伴共享这月色,但现实中却是形单影只。

最后两句"共谁高枕卧,相与梦沧洲",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中的宁静生活——与知心人共眠于清幽之地(沧洲)的向往,这梦境成为他在这寂寞中秋之夜唯一的慰藉。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为引,抒发了诗人对团圆、友情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孤寂与怀旧主题。

作者介绍

赵崇嶓
朝代:宋

赵崇嶓字汉宗,号白云,南丰人。生于庆元四年(1198),商王元份八世孙。嘉定十六年(1223)进士。授石城令,改淳安。尝上疏极论储嗣未定及中人专横。官至大宗正丞。卒于宝祐四年(1256)以前。有《白云稿》。《宋史·宗室世系表》:商王元份九世孙汝悉长子。诗词兼有。
猜你喜欢

自京还始来龙变轩觅故年幽致闲成长句粗写虚

寻得故年香翠团,共将真赏倚阑干。
几随白日飞仙变,半为今朝宝黑乾。
光冷未粘春物笑,影疏来趁月华看。
江南秋景犹繁剧,赖此一襟风月寒。

(0)

运使徐中奉寻李隐者于本部因临访上清遂得煮

西风初飘飘,白露仍瀼瀼。
有人浮大川,东巡抵饶阳。
实受九重书,因之访丹房。
山气龙虎明,青林云表长。
与予适相值,议论清冰霜。
已暮更秉烛,坐偶新月凉。
玉蟾翳烟景,金飚扇天香。
影落如卿云,烂然献奇祥。
六合无异色,五峰同秋光。
锦袍谪尘世,骑鲸隔川梁。
君期践玄约,缈缈空中翔。

(0)

好事近·剪蜡缀寒条

剪蜡缀寒条,标韵自然奇绝。
不待陇头春信,喜一枝先折。
寿阳妆鉴晓初开,残柍若飞雪。
何似嫩黄新蕊,映眉心娇月。

(0)

好事近·萧洒点疏从

潇洒点疏丛,浑似蜜房雕刻。
不爱艳妆浓粉,借娇黄一拂。
有情常恁早相逢,须信做尤物。
已是恼人风韵,更芝兰香骨。

(0)

蓦山溪·松陵江上

松陵江上,极目烟波缈。
天际接沧溟,到如今、东流未了。
吴樯越橹,都是利名人,空扰扰,知多少,只见朱颜老。
故园应是,绿遍池塘草。
家住十洲西,算随分、生涯自好。
渔蓑清贵,休羡谢三郎,红蕖月,白苹风,何似长安道。

(0)

锦缠绊/锦缠道

屈曲新堤,占断满村佳气。
画檐两行连云际。
乱山叠翠水回还,岸边楼阁,金碧遥相倚。
柳阴低,艳映花光美。
好升平、为谁初起。
大都风物只由人,旧时荒垒,今日香烟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