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起。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吴头楚尾。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纷纭闹紫。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暮云起。苕溪上,画桡荡漾春水。道人烟浪里。
信笔赋诗,千古无此。吴头楚尾。问旧日、陶朱邻里。
撷得江蓠寄远,向天角歇孤帆,且行行休矣。吟倚。
柳阴傍晚,花期暗数,芳事今余几。旧游难屈指。
化鹤归来,依然城市。纷纭闹紫。岂不羡、山林宫徵。
更约吟船共舣。剩判得、落残花,欺行李。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邵亨贞的《角招·其二》描绘了傍晚时分,苕溪之上,暮云低垂,画船在春水中轻轻荡漾的宁静景色。诗人以道人为视角,他在烟波浩渺中随性赋诗,其才情令后世赞叹,无人能及。他追忆昔日吴头楚尾之地,陶朱公(范蠡)的故里,感叹时光变迁,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
诗人采摘江边的香草赠予远方,期待着孤帆渐远,暂且在行程中稍作停留。傍晚时分,倚柳而吟,暗自计算花期,感叹春光易逝,旧日游历如梦般难以一一列举。诗人怀念化身为鹤归来的旧友,感叹城市依旧,人事已非,都市的喧嚣与山林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他内心向往后者。
最后,诗人邀请一同吟诗的朋友停靠在岸边,哪怕只剩残花陪伴,也足以慰藉旅途中的寂寥。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