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寐其中物,常人何得知。
阴寒三数变,阳暖两相宜。
宿世终皆有,无缘勿强为。
真铅归至道,龙虎笑华池。
梦寐其中物,常人何得知。
阴寒三数变,阳暖两相宜。
宿世终皆有,无缘勿强为。
真铅归至道,龙虎笑华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炅的作品,名为《逍遥咏(其十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心境。
“梦寐其中物,常人何得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享受,这种境界是普通人难以理解和达到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
“阴寒三数变,阳暖两相宜。” 这两句描绘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自然界中阴晴冷暖的适时转换。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然规律的顺应与欣赏。
“宿世终皆有,无缘勿强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因缘的理解,他认为一切都有其先定,若无缘勉强则不必要,这种豁然开朗的心态体现出诗人的智慧与超脱。
“真铅归至道,龙虎笑华池。” 这两句中的“真铅”指的是至真之物,“至道”是道家的最高境界。龙虎笑华池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显示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与追求的深远意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得、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
春雨虽未寸,润泽已庆慰。
却看云势重,羃䍥藏山翠。
因之忆远近,一例被膏未。
无何一二日,佳音来次第。
保阳及古北,三寸均沾暨。
喜已疑信半,奚曾遇往岁。
秋麦既勃生,春牟即可艺。
大田为候早,兴锄亦资利。
时和切畏念,事顺戒满志。
犹虞或遗忘,勤言铭座扆。
下河如釜底,十岁九遇涝。
众壑之所归,蒿目愧疏导。
昔亦坚闭坝,霖小颇收效。
异涨乃偾事,上下胥灾告。
后人更鉴兹,开坝计称妙。
昏垫数州县,岁惟赖赈粜。
长此将焉穷,展转为忧悼。
江乡亲历览,熟筹略知要。
与其临事忙,毋宁先事料。
运河足浮送,其馀应预耗。
更浚归江路,并驱尾闾造。
今秋幸获收,大吏佳音报。
南望为额庆,沟壑免颠倒。
庆矣继生愁,徐沛仍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