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落雨高山雪,向北应知气候凉。
陡忆热河遥隔岭,回苏晚稼未登场。
急教巡视驰烟驿,且课仓箱历野庄。
彼此原多遗柄穗,便皴峰玉审何妨。
谷中落雨高山雪,向北应知气候凉。
陡忆热河遥隔岭,回苏晚稼未登场。
急教巡视驰烟驿,且课仓箱历野庄。
彼此原多遗柄穗,便皴峰玉审何妨。
这首诗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感受。首句“谷中落雨高山雪”以对比手法展现了山谷与高山上不同的天气现象,暗示着山谷内雨水充沛,而高山则覆盖着皑皑白雪。接着,“向北应知气候凉”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地理差异导致的温度变化。
“陡忆热河遥隔岭”一句,诗人通过回忆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市)的景象,表达了对遥远地方气候的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所处之地与热河之间存在着地理上的阻隔。紧接着,“回苏晚稼未登场”则描述了诗人对农事活动的关注,尤其是对晚季作物生长情况的关切,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下半部分,诗人转向实际行动,提出要“急教巡视驰烟驿”,即迅速派遣人员前往各个驿站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同时,“且课仓箱历野庄”则表明了对仓库粮食储备和田野庄稼生长状况的监督与管理,体现了对民生保障的重视。
最后,“彼此原多遗柄穗,便皴峰玉审何妨”两句,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事物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其中,“遗柄穗”可能指的是农作物的残余或未收割的部分,而“皴峰玉”则是形容山峰在雪后呈现出的美丽景象。这两句诗意在说明,尽管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形态和变化,但这些都自有其美,不应因追求单一标准而有所偏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对社会事务的关心与责任感,以及对多元价值的尊重和欣赏。
素弦一一起秋风。写柔情、都在春葱。
徽外断肠声,霜霄暗落惊鸿。低颦处、剪绿裁红。
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吴中。
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
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后堂深、想费春工。
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
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
水云共色,渐断岸飞花,雨声初峭。步帐素袅。
想玉人误惜,章台春老。岫敛愁蛾,半洗铅华未晓。
舣轻棹。似山阴夜晴,乘兴初到。心事春缥缈。
记遍地梨花,弄月斜照。旧时斗草。
恨凌波路钥,小庭深窈。冻涩琼箫,渐入东风郢调。
暖回早。醉西园、乱红休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