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校书从军》
《送刘校书从军》全文
唐 / 杨炯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

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

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úxiàoshūcóngjūn
táng / yángjiǒng

tiānjiāngxiàsāngōngxīngménzhàoróng
zuòmóumiàolüèfēizhùwénxióng

chìliúxīngjiànhàomíngyuègōng
qiūyīnshēngshǔdàoshāràohuángzhōng

fēngniánbiéqínzūntóng
tíngwànggōushuǐ西dōng

翻译
天空即将降下三座宫殿,星辰之门召唤着五方军队。
在庙堂之上策划着战略,急盼着英勇的文人发出檄文。
红色的土地上,流星剑闪烁,黑色的弓如明月般照耀。
秋天的阴霾笼罩在蜀道,杀伐之气环绕湟中一带。
风雨何时才能重逢,今日唯有琴酒相伴。
离别的亭台已望不见,只有沟水自西向东流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炯的《送刘校书从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绘,表达了对出征将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这四句通过描写天象的变化,预示着战争的紧迫气氛。三宫、星门和五戎都是古代星宿名,暗示着战争即将到来。而“坐谋”、“资庙略”则是指军事筹划,而“飞檄伫文雄”则形容士兵英勇。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这四句继续渲染战争的氛围。“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描写的是战场上的武器和战斗情景,“秋阴生蜀道”则是说秋天的阴云笼罩着通往蜀地(今四川一带)的道路,而“杀气绕湟中”则直接表达了战争所散发出的凶狠与死亡的氛围。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朋友表示惆怅之情。“风雨何年别”表达了时间在流逝,天气变化,友人的离去无定期的感慨。而“琴尊此日同”则是说在这一天里,无论是留守还是出征,都共同怀念着这把象征友情和艺术的琴。"离亭不可望"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眷恋之情,而“沟水自西东”则描绘出了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着人生道路的曲折无常。

整首诗通过战争氛围的渲染和个人友情的抒写,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杨炯

杨炯
朝代:唐   籍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   生辰:650年-692年

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有诣常宁拜舍利塔者以偈赠之

诸禅结伴游玉塔,灵踪胜境将心劄。

归来举似春如何,何似狂僧无缝塔。

无缝塔,最难邈,岂同白玉受人踏。

五湖四海尽云奔,踏破几多鞋与靸。

无缝塔,甚匼匝,若遇同人方始答。

忽然展手借样看,便与拦腮鼓一搭。

(0)

答惠洪问住山·其一

万机俱罢付痴憨,踪迹常容野鹿参。

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

(0)

原居早秋

秋生深径里,老病眼慵开。

户外行人绝,林间朔吹回。

乱蛩鸣古堑,残日照荒台。

唯有他山约,相亲入望来。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十

前半夏已去,新事不添。后半夏未来,旧事不减。

而今新也旧也,拈向一边。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四十六

腊月三十日,一岁已周毕。

野老竞相呼,把火门外立。

(0)

偈颂八十五首·其四十

萧萧黄叶埋荒径,霭霭浮云锁野堂。

一阵西风俱埽尽,几根乔木倚斜阳。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